项城网-贴近生活,服务百姓,项城市地方信息综合门户网
新闻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人民日报谈常州毒地事件:无视群众利益 掩耳盗铃 正文

人民日报谈常州毒地事件:无视群众利益 掩耳盗铃

【项城网核心提示】最新更新时间:2016-04-28 20:27:14,原标题:人民日报谈常州毒地事件:无视群众利益 掩耳盗铃,  学生健康岂容掩耳盗铃(凭栏处)  张 烁  “学校为什么要建在化工区?审批部门请给个解释!”“救救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我们的正当诉求得不到妥善解决。”早在几 ....

【标题】人民日报谈常州毒地事件:无视群众利益 掩耳盗铃

  学生健康岂容掩耳盗铃(凭栏处)

  张 烁

  “学校为什么要建在化工区?审批部门请给个解释!”“救救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我们的正当诉求得不到妥善解决。”早在几个月前,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就已在网上传播,然而,有关领导和部门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采取掩耳盗铃之策,眼看着事件持续发酵。

  “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新形势、新技术、新挑战,都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不是吗?如果家长的诉求第一次出现在网上时,相关部门领导看到了,问题及时解决了,“毒地”问题也不会在网上“滚雪球”般放大成严重的社会事件。

  对领导干部来说,常上网看看,就是走群众路线。在该事件中,网民观点及时准确地反映了群众的强烈意愿。有网友说:“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此事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排在最前面,最大程度、优先考虑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是教育优先发展更基本的层面。否则,失去强健的体魄,何谈人才培养、建设国家?事实上,学生安全和健康一直牵挂着党和政府的心,在学生营养都上升到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无视群众利益,掩耳盗铃的“毒地”事件岂能容忍?

  “毒地”事件是群众路线的“试纸”。透过网上的海量信息,我们不难发现,常州外国语学校所受到的污染威胁,不是由地方政府或学校觉察并阻止的,而是在学生已经出现身体不适后,一个个无助的家长拿着孩子的体检报告四处寻求说法时爆出的。在家长和学生都能闻到异味的情况下,当地教育部门官员仍然坚称“检测都是达标的”,其淡定态度和家长的焦虑形成鲜明对比。即使媒体介入,学校仍然在公开信中坚称“并未觉得情况如此糟糕”,近3000名师生仍然在校坚持教与学。不知学校“底气”何来?学校本应扮演着保护学生的角色,然而,在此次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和家长作为弱势一方的无奈,屡次体检、屡次抗议、集资购买空气净化器……在这个时候,表示“问心无愧”的校长,可曾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对此,学校或许有难言之隐,校领导或许是迫于某种压力,但无论压力来自哪里,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心中没有把学生放在首位。

  “毒地”事件是发展理念的“试纸”。当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在此次事件中,常州外国语学校先开工、后环评,环评报告只考虑了氨氮、重金属、pH值等常规污染物指标,却未考虑到最要害的农药成分。与学校一路之隔就是曾产生严重污染的化工厂旧址,学校为何能逃过监管、顺利建成?所幸,环保部、江苏省政府等已组成调查组专门调查这起事件,教育部国家督学也赴当地专项督导,该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此类问题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毒地”事件还给我们一个重要警示,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上网看看”,不能掩耳盗铃,世人皆知,自己却装糊涂,直到媒体曝光,网上舆论波涛汹涌之时,才硬着头皮站出来,从搪塞到认可,再到表态解决问题。只有及时透过网络或其他途径知民情、体民生、解民忧,才能真正把群众疾苦放在心坎上。

【项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原创所有作品,版权均属项城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转载,经项城网授权,请注明来源:""项城网"
②凡是本网注明来自:***(非项城网)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网络,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无商业目的.敬请谅解.
③转载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侵犯您的作品或权益请先联系本网admin@xcctv.cn给与处理,否概不负责。

标签: 【Www.Xcctv.Cn 项城网】

关注我们

项城网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项城网官方微信

项城网官方微博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项城网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