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年3月30日,原黔江区盛黔污水处理厂正式移交给新成立的重庆市黔江排水有限公司生产管理。这家由重庆水务集团管理的排水公司,将运营管理黔江区盛黔、新城、青杠3个污水处理厂,肩负着黔江城市污水处理的重任。
就在移交前,老城区污水处理厂设备严重老化,不能满负荷运行,卡鲁塞尔氧化沟污泥浓度高达12000mg/l左右(正常运行时为5000mg/l),平均日处理城市污水量仅为1.38万吨,已经无法满足日渐增长的老城区污水处理需求。
如何才能达到黔江区委区政府“污水处理厂必须于今年5月底前全部接纳老城区污水管网污水并处理达标”的要求,针对设备老化和污泥浓度过高造成不能满负荷运行等实际困难,新成立的黔江排水公司并没有退缩,而是全力借助重庆水务集团的力量,找准突破口,组织精干力量,一手抓安全运行、达标排放不放松,一手抓消缺整改和提标升级工作。
一场为期两个多月事关黔江水环境、居民生活质量的污水处理厂整改及提标升级建设的攻坚战就此展开。
抓住重点降低污泥浓度
对于污水处理来说,污泥浓度是一个重要工艺运行指标,快速降低污泥浓度成为黔江排水公司整个污水处理整改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但要让污泥浓度在短时间内从12000mg/l左右降到5000mg/l左右,唯一办法就只有加大脱泥量。
从今年4月开始,黔江排水公司污泥脱水车间实行全天24小时出泥。由于1号二沉池底部淤泥淤积严重,堵塞了吸刮泥设备,严重影响到污水处理量和出水水质。在重庆市豪洋水务公司领导和设备部负责人的帮助下,黔江排水公司设备维修人员冒着大雨加班加点,彻底清理1号二沉池底部污泥和检修底部设备,终于恢复了设备的正常功能。
污泥需要脱水后转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但厂区内的污泥脱泥设备也出现了故障。为了确保正常的出泥,黔江排水公司组织设备维修人员对厂内的两台污泥脱泥设备进行了抢修整改,部分特殊配件如轴等在当地买不到,就从重庆发货运,为节约时间,配件到黔江后,不等货运公司送货,自己出车去拉货;维修技术人员不够,就从市豪洋水务公司及彭水排水公司抽调精干技术人员;大家中午不休息,吃盒饭,加班至深夜,硬是当天就完成了对两台污泥脱水设备的抢修。
截止6月中旬,老城污水处理厂在整改期间平均每天约出泥56吨。污泥浓度恢复到正常运行的5000mg/l左右。
投入资金提标升级
污水入网、出渣、沉砂、生化处理、沉淀、剩余污泥回流、二次沉淀、脱泥、消毒……一个完整的污水处理流程需要经数道工序才能完成。
但是负责老城片区的污水处理厂由于之前沉砂系统堵塞,砂石不能正常排出,严重影响出水水质。维修人员只能穿着防水服下到2米多深的池底手工清掏砂石。10多人一铲一铲地掏,经过一整天的努力,终于将沉砂系统恢复了正常。
此外,黔江排水公司还对5台提升泵进行维修整改,并且清淤工作只能在夜间(21:00后)进行的情况下,完成了对长达6.4公里的一级污水管网清淤,有效的保证了污水厂收集率。厂区设备除锈刷漆、吊装设备改造、设施(备)防雷检测等工作也已经完成;氧化沟栏杆改造、厂区地面和道路整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今年6月8日,黔江排水公司盛黔污水处理厂在经过整改之后日处理污水量达到了3.4万吨,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
据悉,黔江排水公司污水处理厂的消缺整改和提标升级方案投资1399.6万元,但要按照环保部门在2017年全面达到一级A标的要求,整改方案还需进一步优化,计划投资还有可能增加。
通过2个多月的艰辛努力,黔江排水公司厂容厂貌焕然一新,运行正常,出水稳定达标,取得了日均污水处理量增加了296%的可喜成绩。公司负责人陈传孙介绍说,黔江排水公司将老城、青杠、新城污水处理的近期规模定为9万吨/日,远期规模达到14万吨/日,用达标的污水处理质量为黔江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助力。
(记者 朱泓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