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劝人“趁热吃”竟是在害人?
如果你看过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好先生》,或许会对其中“包饺子”的情节颇有印象。剧中,当孙红雷饰演的陆远和关晓彤饰演的彭佳禾不远万里回国后,爱子心切的老太太就一次又一次地张罗着给这对“伪父女”包韭菜馅饺子吃,并不断劝他们“饺子趁热才好吃”。
然而,说了这么久的“趁热吃”真的是为别人好吗?近期,“劝人趁热吃其实是在害人”的说法在网上热传,称长期吃烫食容易导致食管癌,让不少人大吃一惊。
求证:食物温度过高会灼伤食管黏膜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医学根据。”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赵东强介绍,食道是咽与胃之间的消化管,我们所吃的食物都要通过食道的蠕动抵达到胃里。面对高温时,这条“要道”既坚强又柔弱。
赵东强称,我们的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盖着柔软的黏膜,正常情况下,它们耐受的温度多在50℃~60℃。当进食约75℃的食物或饮料时,食管上皮就开始有反应了,到了80℃左右,食管黏膜就会被灼伤,出现坏死,这便是食道“柔弱”的一面。另一方面,食道又很“坚强”,由于这些部位血液循环丰富,受伤的组织会在脱落后增生、修复,不会轻易被打败。不过,就在这种不典型增生中,细胞中的一些“坏家伙”就有机可乘了,进而带来癌变问题。
“长期吃得过快、过粗、过烫或饮酒,都可能反复灼伤或损伤食管黏膜,使其长期处于修复状态,从而产生癌变。”赵东强说,如果每天进食一次高温度的热食,连续25天,就会出现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性增生,而重度的增生就是癌前病变。有统计数据显示,在食管癌患者中,平时喜好热食热饮者占90%以上。近期,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显示,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提醒:呵护食道健康从“管住嘴”开始
一方面,平时尽量避免吃得过快、过粗,食物温度最好在40℃以下。刚出锅的菜热气腾腾可能看起来更有食欲,但还是最好避免“趁热吃”,刚沏好的热茶也不妨稍微凉一凉再喝。另一方面,戒烟限酒,少吃腌制食物。
同时,还应注意饮食中的营养问题。公众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并且前者不能代替后者,因为烹调中常破坏大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此外,不妨多喝点茶,其中绿茶能防癌并对心血管病等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