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露地种植的水蜜桃今年大幅减产,但我采用大棚栽培的8亩水蜜桃一点也没损失。”日前,在浦东新区大团镇团西村南芦公路边的一个连栋大棚里,桃农盛新华与家人一起采摘已经成熟的“大团蜜露”水蜜桃。桃树上硕果累累,白里透红的水蜜桃香味扑鼻。
今年初春水蜜桃开花期受严重低温影响,入梅后受连续阴雨影响,果子大量掉落,全区水蜜桃减产五成以上,大团地区减产达八成。盛新华的8亩棚栽水蜜桃,因为有大棚庇护而不受影响。在露地种植的水蜜桃普遍受灾减产的情况下,盛新华的8亩棚栽水蜜桃一派丰收景象,令当地众多桃农羡慕不已。
露地栽培的水蜜桃,每逢梅雨天气会造成自然落果,还会影响桃子的质量。2007年,遭受了持续阴雨,露地种植的水蜜桃大量落果。痛定思痛,盛新华想到了是否可以利用大棚设施种植水蜜桃?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市、区农科专家的支持。
2008年起,盛新华桃园进行大棚设施栽培水蜜桃试验。经过多年探索,他从最初的0.5亩扩到如今的8亩,从单体大棚到连栋大棚,大棚设施栽培水蜜桃技术日趋成熟,不仅延长了水蜜桃的上市期,而且提高了品质。经过多年探索和完善,采用电动机械卷膜装置的大棚顶部和四周可徐徐打开,并根据需要人工控制采光、淋雨或挡风避雨,能够采取防冻、防霜、增温、避雨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天气给桃树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2013年,盛新华的桃树大棚获得了国家专利。2014年,盛新华与上海市农科院、市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上海华维节水灌溉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在8亩大棚设施栽培水蜜桃范围内建成了智能桃树栽培水肥一体化集成技术,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精准控制,还获得了浦东新区科技创新先进操作法三等奖。
眼下,盛新华采用大棚栽培的8亩“大团蜜露”、“湖景蜜露”水蜜桃,果实圆形饱满,汁多浓甜,适口性好。糖分达到13度以上。
同样在团西村里,六旬桃农程国民种了3亩露地桃子,5月人工疏果后,给每棵桃树上的桃子包上了套袋,每棵桃树上包了约200只桃子。受连续阴雨影响,后来发现套袋里的桃子慢慢脱落,许多桃树上仅剩下四五只桃子。程老伯无奈地说,农民靠天吃饭,今年露地种植的水蜜桃受灾损失特别严重,要是能有大棚设施就好了。
据浦东新区农协会专家介绍,近年来,为提升南汇水蜜桃的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南汇水蜜桃品牌合作联社推行扩大设施大棚桃生产面积,目前有5个成员单位种植大棚桃200余亩,既提高抗风雨灾害能力,又改善品质。区农委在去年提出了采取政府补贴政策扩大1000亩设施大棚桃生产面积的目标,今后还将进一步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