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创新;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本报讯 7月22日上午,上海市委农办、市农委召开“三农”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十届市委十二次全会精神,回顾上半年工作,全面分析和把握“三农”工作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市委农办主任孙雷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委农办、市农委副主任殷欧主持。
总结成绩: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会议总结了2016年上半年工作。今年以来,本市各级农业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补短板、破瓶颈、抓改革、促发展,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计划和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抓好农业生产,全面完成夏收夏种任务,夏粮总产14.8万吨,绿叶菜上市73.1万吨,生猪出栏125.7万头,渔业产量10.98万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划定了8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推出30个创新型经营主体和范例;农业补短板工作取得新突破,整治关闭了2717家不规范畜禽养殖场,推出了416家畜禽养殖场粪尿处理设施,取缔、劝离涉渔“三无”船舶2127艘(只);农村改革工作不断深化,全市已累计完成改制1547个村,占全市1677个总村数的92.2%,全市农户确权登记率达到了98.9%;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加强,2016年推进112个行政村进行村庄改造,惠及农户7万余户;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14600多元,同比增长9.7%。
分析形势: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农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会议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形势,强调在看到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成绩的同时,更应看到当前的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农业生产呈现下行趋势,形势不容乐观,另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和重大动物疫情不能低估,推进农村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不能低估,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不能低估。当前农业农村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是不利天气、病虫害的影响。冰冻、连阴雨、暴雨等自然灾害偏多,夏粮面积减少,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和收获期,又出现连阴雨,小麦赤霉病较常年偏重,影响小麦产量。二是郊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削减种养业总量的影响。为了减轻郊区环境载荷,合力调减种养业总量,对现有农业生产能力造成影响,另外,为了合理控制本市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各区县采取一系列措施调减外来务农人员,影响了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三是宏观经济的影响。国内经济仍然面临下行压力,本市淘汰落后产能,造成许多制造业就业岗位流失,农民非农就业收入难以持续增长,另外,由于国内农产品价格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对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造成了一定压力。
布置任务:围绕全年“三农”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会议部署了下半年工作任务,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农村改革重要讲话精神、十届市委十二次全会精神,围绕全年“三农”工作目标,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抓落实、抓推进、抓突破,重点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降成本和补短板上下功夫,构建和完善具有都市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调整与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发展绿色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着力发展品牌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发展服务农业;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着力发展智慧农业;补齐农业发展“短板”,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切实推进本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半年要重点抓好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确保地产蔬菜“夏淡”供应,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五项工作。二是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坚持不懈做好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工作,完成对金山、奉贤两区的市级验收,力争到今年底全市农户确权登记率和证书到户率都要达到99.5%。合理调控土地流转价格,落实行之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整治农村土地“非农化”问题。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镇级层面改革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把点上的经验转化为面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鼓励集体经济创新发展方式,培育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优势。三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目标管理的要求,继续做好进度督查工作,做好2017年村庄改造项目计划储备工作,及早开展整合项目对接,为项目的顺利启动打好基础,指导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做好农业布局规划、区域规划等工作。四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加快推进农村综合帮扶工作,拓展帮扶内涵,不断提升帮扶工作质量、效益和水平。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加快培育以本土化为主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担当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综合帮扶等工作措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在郊区全面落实村干部工作报酬管理政策的基础上,配合市相关部门完善村干部工作绩效评价制度,注重考评结果运用,激励村干部履职尽责,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社会治理上来。推进农村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精神文明(试点)工作。
会上,各区县农办、农委主任就本区县上半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以及下半年工作安排、意见建议等情况进行了交流。市委农办、市农委班子成员,各区县农办、农委主任,市委农办、市农委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