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牌中“最红”的果 产值超3亿元
看着满山遍野的火龙果,石屏县大桥乡火龙果种植大户刘乔来感慨万千……19年前,他把火龙果带入大桥乡,如今已发展到2万多亩,成为大桥乡、石屏县,乃至全州响当当的水果品牌。2015年还拿下了第十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2016年8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产值超3亿元,成为红河州绿色食品牌中“最红”的果。
夜晚的大桥乡天空繁星点点,火龙果地里也如星空一样灿烂,一眼望去,就如一座不夜城。火龙果反季节夜间催花补光技术,让大桥乡成为网友打卡地之一。
中午,在石屏县大桥乡,火龙果种植户何文军忙着给火龙果修枝,枝头挂满了通红的火龙果,长势喜人。
“刚刚才采摘了一批,20天又可以摘了。”何文军笑着说,种了6年的火龙果,现在已发展到140多亩,每年的收入在150万元左右。
何文军的火龙果不愁卖。他告诉记者,大桥乡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火龙果的甜度高,达到23度。其次,他家的火龙果只施用农家肥,为了减少除草剂的使用,在地下铺设地膜,防止野草生长。记者看到,火龙果树下是厚厚的牛粪和羊粪,何文军每年要消耗140吨农家肥。火龙果树上挂着一个个粘虫的黄板和小瓶子,上面沾满了害虫。何文军说,现在虫害的防治基本以生物防治为主。
火龙果品种不断更新迭代,如今,石屏县新引进大红、金都一号、黄龙、红宝龙等10余个品种。火龙果中的王者刺黄龙,也出现在何文军的地里。一个大的刺黄龙能卖到50元左右,何文军种了10亩。何文军去年在火龙果地里新装了补光灯,补光技术让火龙果一年能结6茬,产量翻番。
大桥乡的村民靠种植火龙果走上了致富路。火烧寨的张燕就是其中之一,她把火龙果卖到全国各地,并带动十里八乡的群众种植火龙果。如今,靠种植火龙果,火烧寨村家家有房有车,过上了幸福生活。
石屏县大桥乡副乡长何佳说,拿了很多奖的火龙果成为名副其实的云南绿色食品牌,在陡坡整治补助政策带动下,张艳、代美玲等种植大户带头改良品种,带动火龙果产业升级换代。针对当前的消费需求已经从“吃饱”转变为“吃好”“吃得绿色健康”的形势,大桥乡组织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的种植技术,并教授采用农家肥、粘虫板等绿色种植方法,让火龙果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目前,大桥乡有1户火龙果种植企业获省级龙头企业称号,石屏县芯和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石屏县农源火龙果专业合作社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有火龙果专业合作社13个、家庭农场15个。2020年,大桥乡被认定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记者王宗林常一鸣)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