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让彝族元素走向更大的舞台

发布时间:2021-04-13 15:42:28
编辑:
来源:百度
字体:

走进首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决赛现场,身着彝族服饰的模特,踏着节奏欢快的彝族音乐行走在T台上,向台下的观众展示着设计师的作品,观众连连称赞,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一件件彝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的作品,让彝族元素走向更大的舞台。

昂首、挺胸、猫步;百褶裙、银头饰、绣花衣;首饰、服装、包袋、床上用品等共有28个参赛选手的非遗创新设计近百件作品,通过视频播放、实物展示、问答等环节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经过评委认真评选,马思成“彝族羊毛毡服饰”、杨华“彝族服饰”、徐晓婷“溯源系列包”、陈敦侠“出系列包”、阿呷金史(俄木金史)“彝族现代童装系列”“彝族羊毛毡现代日用品系列”、龚国沛“韵系列包”、王河“《齿言》系列包和腰带”、李晨晨、杨丁“语系列包包”、沙马尤尤“拂星银饰系列”等9名设计师的10件作品胜出,获得优秀作品奖;VMe、乘果、指间沙、EsaLiang梁冰琴、ALEXCIET、P&NJEWELRY、草木蓝兮、克莱雅、ALEXSTORM、ANNAKIKIX等品牌获得“十佳公益合作品牌”荣誉。

通过搜狐网观看决赛直播和颁奖晚会的观看量达到30多万,另外还有3700余人通过抖音、快手观看了这一盛况。入围“十佳”的作品,将获得由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提供的2万元打样补助,同时还将走进即将举办的深圳服装周,助推优秀设计作品的成果转化。

设计师们植根于大凉山本土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传统工艺当随时代走进生活的自觉理念,带来一款款突破传统,融合创新的艺术作品,有现代和传统结合的彝族服饰、充满时尚元素的丝巾、精美精致的包具等作品,不仅让非遗走进生活,也让作品回归了生活。异彩纷呈类别众多的优秀作品、精心的组织与强力宣传都受到了观众的积极肯定,四川省旅游厅非遗处徐红认为,大赛展现了凉山非遗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比赛共收到56位人员报名参赛,其中30名选手作品通过初审进入决赛。报名者中有13位在校学生、18位个体商户、2个工作室、23位独立设计师,其中有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独立设计师。

围绕非遗与创新主题,民族性、现代性、实用性、市场性、工艺性成为此次大赛的标准与导向。毛毡、包袋、服装和饰品,赛事涌现出不少闪耀着原生与原创、思诗合一、古韵今声特质的优秀作品,达到了组织比赛的目的。

之前,工作站牵手深圳服装协会十佳品牌企业和凉山独立设计师数十人,在西昌、昭觉、越西等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深度采风和体验。在7日晚上的颁奖晚会上,观众通过视频观看到了品牌企业设计师们凉山之行带给他们的人生感悟、艺术体验和惊鸿一瞥的作品。

在访谈环节,品牌企业设计师和时装周代表与观众分享了他们对非遗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工艺与市场关系的理解。设计师们的作品,将在4月12日至19日的深圳服装周上精彩亮相,这也是首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的另一个秀场,企业获得的订单将由凉山的彝家绣娘来完成最后的量产,她们正翘首以盼。

凉山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的地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截至目前,拥有国家级名录20项、其中传统工艺省级98项、州级139项、县级571项,国家级传承人12人、省级113人、州级421人。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2个,1项国家文献遗产档案,是名副其实的非遗资源大州。

此次大赛秉持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在提高中保护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聚集凉山彝族服装、传统刺绣、毛纺织及擀制度技艺、银饰制作等非遗优势资源,在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政策的驱动下,寄望凉山彝家古老的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相互碰撞出的耀眼火花,照亮工艺振兴之路,破解了从优势资源到时尚设计的瓶颈,从而使古老的非遗项目获得磅礴、持续的生命力,并且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

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是由文化和旅游部、省文旅游厅大力扶持下,在全国建立的第十五个传统工艺工作站,驻站单位是唯品会有限公司。工作站以彝族服饰、彝族刺绣、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和彝族银饰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唯品会电商平台的优势,在“非遗+时尚+电商+扶贫”模式助力下,通过组建“设计联盟”、品牌采风等手段,破解了从优势资源到时尚,设计端的瓶颈问题,在助力精准扶贫、贡献非遗力量的同时,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水养活鱼的活态传承。

   原标题:首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让彝族元素走向更大的舞台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08 063 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