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出海”:以大投资、精品化提升话语权 建构真实全面的中国形象

发布时间:2018-06-14 08:38:26
编辑: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

中国纪录片成规模“出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等中日合拍纪录片开启了中国主流媒体与国际知名媒体的合作。然而,一段时间里,中国大多扮演纪录片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在国际合作中处于被动局面。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国际合作日益频繁,中国纪录片积极探索“走出去”,国际合作话语权逐步提升,合作层级逐步提高,形成了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合作传播环境。

《航拍中国

联合制作是“出海”重要策略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最为关键的就是理念。如何借助国际话语体系传递中国故事,是中国纪录片“出海”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与国际知名媒体合作,将重要议题蕴含于国际表达,将中国视角和核心价值观向国际传播,用精品提升中国题材纪录片国际传播力,是当下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重要突破策略。

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为代表的国家主流媒体,以北京纪实、上海纪实、湖南金鹰纪实为代表的上星专业纪实频道,以五洲传播中心、各大卫视、民营机构、新媒体平台为主体的国际合作群体。2017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与BBC联合出品了《蓝色星球Ⅱ》,与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等机构制作了《大太平洋》,与美国史密森尼频道、南非EARTH TOUCH公司联合制作了《极速猎杀》;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合作了《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与中东广播中心(MBC)制作的《新一千零一夜》、与英国子午线影视公司联合制作的《智慧中国:众创时代》;北京纪实、上海纪实、湖南金鹰纪实联合探索等知名机构,推出《长城(国际版)》《最后的沙漠守望者》《动物星球》《被点亮的星球》等作品;江苏卫视采用国际制作团队推出了《南京之殇》《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等作品。

在国际纪录片市场上,两类题材受普遍青睐:一是工程技术类,2017年央视纪录频道出品的《超级工程Ⅱ》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国际销售排行第一,工程类题材能够直观地观照中国发展现状,有助于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建设层面的认知了解;二是自然动物类,陌生化表达、奇观化影像、人文理念的输送,使影片具有较长的生命力。从《喜马拉雅》《微观世界》《迁徙的鸟》到《海洋》《地球四季》,大都印证了这一题材的市场及人文价值。目前,自然动物题材是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短项,通过联合制作汲取经验,开发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风格的高水准自然动物类纪录片,是从业者需要考虑和实践的方向。

中外联合制作纪录片方兴未艾,中国故事、国际表达需要更多国际化人才。然而,国际化人才匮乏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2017年,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举办“纪录片讲故事·2017”学术论坛;五洲传播中心发起了“新时代·新纪录”国际传播经营训练营;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联合举办了“探索·北师大纪录片工作坊”……这些专业培训旨在为中国纪录片培养国际化、专业化人才,有望逐步改善这一局面。

《蓝色星球Ⅱ》

以大投资、精品化提升话语权

在国际传播领域,中国媒介长期处于弱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开始国际合作实践,从被动、协作到近年来主动把握话语权,逐步积累了国际合作经验,开启国际合作新时代。

据统计,自2011年至今,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国际联合摄制23部,总时长超过80小时,投入资金近1.5亿元。通过优势资金投入,中国在整体方案、拍摄、剪辑等环节强化主权特征,提升话语权,将中国主题、故事等元素嵌入影片。同时,由于中方创作理念国际化程度高,在拍摄、剪辑中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也提升了“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底气。2017年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大太平洋》正是如此,该片国际制片人田源说:“在今后的国际合拍中,向内挖掘拍摄素材,向外寻求国际化的载体,形成以‘中’为主的多边合作格局,将更有利于向世界传播真正的中国声音。”国际合作既是文化合作,又是经济合作。因此,通过与国际知名平台合作,加大资金投入,创作精品大片,传播中国文化,这是当下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重要策略。

然而,在国际传播中,经济仅仅是一个因素。话语权取决于品牌的文化力量与市场驱动力。在当今国际传播格局里,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专业化程度都尚待提升。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并不仅仅关乎美学策略与制作技术,首先是表达出跨越文化、其他群体能够并乐意接受的价值观,其次是其他文化群体具有基本的中国文化背景,具有理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基础。

建构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新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片通过国际合作、平台建设等多种手段,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建构跨文化语境下立体多元的中国形象。《舌尖上的中国》用食物嫁接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将“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植根于国际叙事中;《自然的力量》呈现中国广袤土地上生物的多样命运,孕育东方哲学智慧与价值观于其中;《极地》将视角带入世界屋脊,将陌生地域与人生观交织,表达纯粹、宁静的心灵体会;《生门》《人间世》将生死观以生命孕育与终结的方式带给世人;《超级工程》用崛起的建筑见证中国经济发展,表达中国人克服困难的不屈与坚韧……这些作品通过国际平台的传播,潜移默化中传递人与人之间互爱的精神、对社会肌体的维护、“和谐共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伴随中国国力增强,“中国威胁论”此起彼伏,这种论调受到意识形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西方纪录片里的中国形象一方面展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无意或有意歪曲中国社会,传播中国的负面形象。近年来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方社会关于中国的刻板印象,但如何让世界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仍是中国纪录片面临的重大课题。

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的空前关注为纪录片国际传播提供了市场契机,而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迅速发展又为纪录片国际合作提供了产业基础。中国纪录片品牌建设虽非朝夕之功,但其发展前景令人期待。(张同道 裴武军)

   原标题:中国纪录片“出海”:以大投资、精品化提升话语权 建构真实全面的中国形象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08 063 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