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日报讯 (王瑾 唐永伟)为使驻村帮扶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项城市认真按照“严”和“实”的要求,严格管理,落实责任,扎实推进驻村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明确工作目标。全市92个派驻单位和驻村“第一书记”向乡镇党委政府和群众公开承诺,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承诺任务,并签订目标责任书。
定期学习培训。将驻村“第一书记”纳入镇村干部的教育培训计划,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科技水平、法律水平以及各方面的知识水平,从而丰富农村工作经验,提高驻村帮扶效果。
撰写工作日志。把撰写工作日志作为了解“第一书记”在岗情况、调研走访、办实事解难题的第一手资料,建立“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台账,要求每位“第一书记”按照驻村时间规定要求,如实撰写工作日志,认真记录工作动态。市委驻村办定期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促进“第一书记”安下心、扎下根。
建立考核档案。从基本情况、思想状况、在岗表现、实际业绩等方面,为“第一书记”建立驻村档案。将考查考核与平时监管相结合,既看过程也看结果;将考核结果与评先选优、干部任用挂钩,作为选拔任用、激励表彰的重要依据,对日常考核中发现不在状态、不办实事、不负责任的人员及时诫勉谈话、督促整改,年度内不予评优,有效推动了“第一书记”履职尽责。
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全市92名“第一书记”共撰写调研报告、工作计划、工作总结320余份,慰问贫困户1200多户,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15个,硬化村庄道路20多公里,安装路灯、摄像头350个,化解矛盾纠纷260件,赢得了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摘编:张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