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出手“熄火”大宗商品会降吗 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1-06-21 11:34:19
编辑:
来源:城市金融报
字体:

5月PPI同比涨9.0%,创2008年来最高。

今年以来,受跨国疫情动态差异带来的供求错配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资源国供应能力不足,加之海运紧张等因素,大宗商品短期供需矛盾凸显,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连创新高。部分大宗商品涨幅明显偏离供需基本面,超出了恢复性上涨的合理范围。

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抛出重磅消息: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部署,即将组织投放铜、铝、锌国家储备。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此次投放面向中下游加工制造企业,实行公开竞价,在参与条件方面尽可能向中小企业倾斜。“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会同有关方面,视市场变化,适时开展多批次投放,及时增加市场供应,缓解企业成本压力,促进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此次抛储对象为下游终端企业,且各品种接货量存在最低要求标准,投放时间为每个自然月月底,持续至今年底。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背后原因是什么?监管层一系列"保供稳价"之后,价格“熄火”了吗?

涨价背后?

供给、需求、金融这三大属性决定了大宗商品的价格。

对于此轮大宗商品上涨背后原因,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副主任郭彪指出,宏观因素是推动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一是疫情导致的供求缺口。在疫苗普及之后,以中国和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体在需求方面有很大程度的复苏,而巴西、智利、印度等大宗商品的主要供给国仍深陷疫情危机中,供给端增长的速度没有需求端增长速度快;二是美元货币宽松叠加财政刺激计划。很多大宗商品价格以美元定价,美元超发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为我国带来输入性通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日前表示,今年尽管疫情还在困扰着全球各国经济,出现了比较强劲的反弹,随着经济回暖,国际贸易增加,各国复产复工,铁矿石、纸浆等原材料需求量明显加大。大宗商品市场需求上升,直接体现出来的就是运费运价的上升。

其次,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在“低碳转型”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下,主要品类价格持续攀升,成本压力随之传导至同类产品国内价格。

最近,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期货的政策措施,大宗商品价格立马下跌,由此看出,除了供需因素外,国内大宗商品的价格事实上也含有一定的投机成分。

组合拳促价格“熄火”

5月份,国常会多次点名“大宗商品”,多措并举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对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这些举措包括加强供需双向调节、开展大宗商品市场监管、纾解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困难等。同时,有关部门联合约谈重点行业企业及协会,调查核实涉嫌操纵市场、哄抬价格问题有关线索,督促有关市场主体守法合规经营。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加强供需双向调节,比如,落实提高部分钢铁产品出口关税等政策,督促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增产增供,抑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开展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等。二是开展大宗商品市场监管,联合调研市场交易情况,约谈重点行业企业及协会,调查核实涉嫌操纵市场、哄抬价格问题有关线索,督促有关市场主体守法合规经营,近日还会同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建立了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定期会商机制。三是纾解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帮扶政策落实力度。包括出台了《关于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的意见》等。

围绕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形成的系列组合拳效果持续释放。

从近期数据来看,大宗商品价格在5月中旬冲至高点后,目前价格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震荡状态。以COMEX铜期货结算价格来看,月11日达到4.7620美元/磅的高峰,月16日其价格回落至4.3850美元/磅。

对于我国将投放铜铝锌等国家储备这一举措,专家表示,投放有色金属储备并不常见,最近一次是2005年向市场投放3万-5万吨铜。类似于猪肉储备的投放,通过投放铜、铝、锌,能改善供应端,有利于平稳大宗商品价格,减轻下游企业成本负担。

涨价难持续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下一步将密切监测大宗商品市场和价格变化,多渠道开源节流促进供需保持动态平衡,加大期现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同时,着力抓好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政策的组织落实,建立健全相关机制,提升价格调控能力和水平,保障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随着调控的持续,大宗商品“超级周期”难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道富表示,截至目前,这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背后有货币、供求错位、结构性变化等因素,但是拉动价格长期上涨的需求端因素并不具备,疫情前的结构性制约因素也仍然存在。

其次,历史上大宗商品开启超长上行周期,是有特殊背景的,如一战、二战以后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很旺盛。但从目前来看,需求难以长期支持价格大幅度上涨。在整体需求偏弱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远期趋于稳定。以钢材为例,月需求逐步进入淡季,扩张边际走弱。美国4、月份CPI在持续创新高,美国国内通胀压力加大,美联储政策可能提前收紧,美元指数上升,大宗商品价格承压。

从全球经济形势来看,疫情对铁矿石、铜等供给的影响会逐渐减弱,加上夏季需求存在边际放缓,铁矿石、铜等大宗商品会呈现震荡走弱的趋势。

展望未来,随着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减弱,大宗商品短期供需矛盾有望缓解。目前来看,宏观基本面推动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在二季度可能已接近峰顶,从长期看,预计中国大宗商品消费量走势将趋于放缓甚至走平。

   原标题:监管出手“熄火”大宗商品会降吗 你怎么看?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08 063 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