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特”流动范围逐步扩大 从“试点”走向“常态”

发布时间:2021-09-22 10:51:45
编辑:
来源:文汇报
字体:

这几天,徐汇区紫薇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爱莲除了做好迎新工作外,她的肩头又多了一份责任——了解远在63公里外的金山区艺术幼儿园的情况。原来,作为今年新晋特级园长,她即将流动到这里,同时挑起两个幼儿园“大管家”的担子。

2021年上海市中小学特级校长名单日前公布,沪上99名校长榜上有名。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新晋特级校长中,44人参与流动,张爱莲便是其中之一。

让特级校长、教师流动起来,是上海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从2013年起,市教委从中心城区选派特级校长、教师到崇明、金山、奉贤等郊区学校流动支教。

“双特”流动实施第九年,恰逢“双减”工作落地,个中意义不言而喻:打造优质师资“蓄水池”,提升本市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才能更好满足家长对“家门口的好学校”的期待。

“双特”流动范围逐步扩大,从“试点”走向“常态”

上海特级校长、教师流动项目缘起于2013年,旨在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来推动均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特级教师、特级校长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2018年起,特级校长流动从单一城区向乡村校流动,拓展到向区域内学区、集团办学和“强校工程”实验校流动,这使流动的力度、资源的支持力度更大。

这些年,随着“双特”流动范围不断扩大、流动名额不断增加,这项工作也从原本的“试点”,逐渐变成上海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常态”。

其中,最让一线教育工作者津津乐道的是这个数字:2015年,上海新晋特级校长54人,参与流动11人,比例约20%;2018年,上海新晋特级校长83人,参与流动33人,比例约39%;今年,99名新晋特级校长中,参与流动者达44人,比例接近50%。

“流动”校长“点石成金”,郊区学校生源逐步回流

特级校长流动起来,究竟能给学校带来怎样的变化?不少“双特”用全新的教学实践探索,书写出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

2015年,徐汇区世界外国语小学校长张悦颖作为新任命的特级校长,流动到金山石化一小。这所乡村“袖珍学校”原本只有一幢教学楼,400多名学生中,随迁子女比例超过七成。

“所谓流动,并不是单纯地把世外的管理和教学经验复制到石化一小,而是要依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设计出一套符合当地家长期望和学生学情的发展经验。尤其重要的是,这些经验要有延续性。”张悦颖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石化一小建设和发展的“催化剂”,她希望通过她的引领,能点亮学校师生们心中那一盏教育明灯。

一场“点石成金”墙文化建设,就此开始了:单调的教学楼石柱化身半平方米的小菜院,变成了学生们在自然课上开展植物种植养护、观察探究的小天地;走廊一角布置成温馨的“爱阅读”专区,配备了两台图书漂流柜,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自主借阅,而通过在线e阅读平台,老师可实时监测学生阅读数量、进一步培养大家的阅读习惯。

不仅如此,每间教室外还有独特的风景:“乐高墙”成了孩子们发挥创意的天地,“数独墙”让学生感悟数学乐趣,“挑战墙”记录和呈现各项比赛或挑战的视频。原来,这里的每面墙都代表着一个学科,按照张悦颖的设想,“以小见大,撬动学校课程、师资、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几年来,张悦颖常常驱车68公里,在两所学校间驰骋。为了赶路,她的车胎连续爆过两次;有时候实在太累,她就在石化一小的宿舍里住下……如今,石化一小生源已有800余人, “点石成金”的墙文化已经开展新一轮规划。

“在生源、教师队伍都不同的前提下,能否办出让家长满意的学校,这是检验校长实力的‘试金石’,也是给特级校长新的使命和责任。”包括张悦颖在内,上海的一批特级校长、特级教师也在耕耘奋斗中实现了自身的拔节生长,带动了一群教师、一片区域教育生态的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几乎是同样的忙碌,浦东新区竹园小学校长娄华英自2019年流动到唐镇小学做校长以来,几乎每天都要跑遍两所学校、六个校区,吃不上午饭是常事。娄华英即便工作再忙,每周都要雷打不动听三节课。流动两年多时间,唐镇小学80多名教师的课她已听了两遍,每次课后都会面对面向教师反馈。她还遴选了30多名“种子教师”,手把手带着他们阅读专业书籍、讨论学习体会,引领全校教师更新迭代教育理念。如今,唐镇小学本地生源明显回流。

不仅是岗位流动,更是教育生命在流动

来自市教委统计显示,自2013年起,上海深入推进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流动工作,共派出97名特级校长、80名特级教师和65名正高级教师参与流动。

市教委主任王平表示, “双特”的流动不是一个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双特”的流动通过托管学校、结对共建、带教校长、组建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助力流入学校、流入区域提升教育教学和育人水平。这三年不仅仅是岗位的流动,实质是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们的教育生命在流动。

流动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更多的“好校长”和“好教师”。事实上,随着“双减”工作落地,更多家长也对家门口的学校有了新的期待,而学校办学质量的提质增效,关键就是师资队伍。

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多渠道培养造就教育高端人才。比如,精心实施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推进名师名校长后备人员培养工程(“双名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发展计划、“讲台上的名师”、特级教师培养等工作。

今年初,市教委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规定,每位教师10年内须有规定的流动记录。新评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不低于20%左右的人员流动到乡村学校或初中强校工程实验学校支教3年。三到五年内,通过骨干教师流动、培养等多种方式,确保每所小学至少有1-2名高级教师。

目前,上海普教系统中共有特级校长280多人、特级教师500多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450多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32个、 “双名工程”累计培养数千名优秀校长和教师。

   原标题:“双特”流动范围逐步扩大 从“试点”走向“常态”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最近更新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1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