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时代来临 改革不易坚持可贵:且改且珍惜

发布时间:2018-05-21 10:34:28
编辑: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体:

“逃离物理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上海考试院党委书记刘玉祥在总结新高考的得失时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

好在,经过整整一轮的实验,改革试点的上海市和浙江省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对政策进行了完善。

浙江省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针对物理选考人数下降的问题,建立了保障机制:当选考某科目某次考试赋分人数少于保障数量时,以保障数量为基数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如何理解呢?浙江省统计了2013~2017年授理学、工学学位专业在浙江省高考录取考生中的人数,获得了物理科目的保障数量为6.5万,也就是这个数字能满足省内外高校在浙江省选拔培养理工科类专业人才最基本的生源所需。一旦物理科目考试赋分人数少于这个保障数量,就启动保障机制,以保障数量(6.5万)为基数从高到低按规定比例等级赋分。也就是说,如果报考物理的人只有3万人,仍然按6.5万人为基数进行等级划分。

“改革本就是试错的过程,不可能不会遇到问题,经过一轮实验,一些问题基本找到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物理选考的问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积极面对遇到的问题,积极因地制宜找到解决办法,坚持改革,通过改革解决遇到的问题。”

高考改革向下影响基础教育

“选课”和“走班”考验校长决策与规划能力

高考改革试点的意义除了发现改革道路上的“沟沟坎坎”,更大的意义在于由改革撬动整个教育生态的升级换代。

厦门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教育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表示,以往关于高考的各种改革次数不少,但都是某一个侧面或某个层面的改革,这一次改革是有全面思考和总体设计的,涉及考试招生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顶层设计的系统改革。

高考改革“牵一发动全身”,它的变化必然会向下对基础教育、向上对高等教育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变化和影响也只有在改革的前进过程中才能边磨合边完善。

不少人这样定义新高考的意义:教育由此进入了“自选时代”——学生对自己学什么、考什么都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那么,问题来了。当新高考把更多选择权给了学生,高中能做些什么?

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主要是“选课”和“走班”两个方面,“这要考验校长的课程决策与规划能力,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以及学生的课程选择与修习能力。”浙江省特级教师、原浙江省宁波中学校长李永培说,作为校长需要的是稳定的学习时间,希望用最少的班级变动次数,最短的走班学习行程来规划新的教学模式。

其实,单纯的“选课”“走班”并不陌生。

“只要有选考科目就会有选课走班”,武汉外国语学校教科室主任吴小平说,“学校开设的外语课程就是选课,外语教学就是走班,没有高考改革之前我们就有这样的制度。”

但是,在新高考背景下,“选课”“走班”不再是一两门课由于课程特点而进行的自发行为。它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两依据、一参考”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一整套高考招生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正是有过类似的尝试,吴小平才感到新高考要从6个学科当中选3门记入总分,这20种组合要考虑到分类、分层教学后的场地容纳问题、教师能力与数量问题,“选课编排不易,走班编排也不易呀!”

高考改革对上影响高等教育

不能只是选分还要会选人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人们似乎已经清晰地看到,但是高考改革向上——高等教育的影响似乎并不像人们期待的那样明显。

陈志文认为,新高考改革必然会带来对高等教育的利好,“比如对高校办学模式与方向的影响,对扭转千校一面的状况有显著效果。”陈志文说,新高考在以专业为核心的志愿填报模式下,将更加强调高校本身的特色和学科的优势,改革后即便是“985”“211”或者“双一流”高校,也无法保证由一个体面的分数线就能录取到优秀和适合的学生。“在这一点上,改革实际上与‘双一流’建设形成了合力,迫使高校有所为有所不为,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

一直以来,人们常常会这样诟病高校的招生:“不是选人,而是在选分”。甚至有人极端地形容,高校根本不需要派专人去招生,招生的过程完全是由电脑完成的:电脑把每个考生简化为一个分数,然后再“一刀切”地把这些“分数”带回学校。

“有些学生对某些专业很痴迷,比如说喜欢机器人,他们能在全世界的比赛得金奖,但是不一定能被高考选拔出来。” 北京第八十中学校长田树林说,我们怎么通过高考改革真正给这些孩子开绿灯?

中学校长的期待看似简单平常,但其实挑战巨大。

高考不仅面临如何把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孩子选择出来,新高考后大多数孩子都将一改过去千人一面的状态,他们的中学学习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各具特色的个体。

不少专家表示,高校的准备似乎并不充分。

武汉理工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学工部副部长吴先超表示,2014年国务院颁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文件之后,对各个高校的冲击非常巨大。“未来进来的人才是个性化的,不同的学生要培养成符合学校要求的人才,不同类型的学生也要寻找个性化的出路”。

吴先超认为,新高考背景下中学和大学不应该再处在彼此隔离的状态,而大学和中学的交流,可以分为“硬沟通”和“软沟通”。线上沟通是硬沟通,比如针对新高考制度,高校首先要提出选考科目要求,这属于硬沟通。线下的软沟通则更多,比如,针对生涯规划大学可以派专家教授到中学开讲座,对高校专业进行介绍和讲解,接受考生和家长到学校参观游学等。“其实大学类似的资源很丰富,但是大学的准备不充分,跟中学沟通连接不充分,这方面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大。”吴先超说。

应该说,2014年启动的新一轮高考改革是我国历史上最全面彻底系统的一次改革,不仅对考试科目有调整,对录取也做了根本性的调整。虽然在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批评和质疑也从没有间断过,不过,高考改革最重要的应是坚持。“我更希望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持宽容的态度,不要过于放大细节问题。只有大家宽容支持,高考改革才能坚定前行!”陈志文说。

改革不易,且改且珍惜。

   原标题:新高考时代来临 改革不易坚持可贵:且改且珍惜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08 063 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