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随花飞到天尽头 申城戏迷泪别“林妹妹”

发布时间:2021-08-11 10:41:54
编辑:
来源:文汇报
字体:

“仙姝归天界,随花飞到天尽头;遗韵长留芳,高山流水遇知音。”昨天上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派”艺术创始人王文娟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为落实本市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减少大规模人员聚集,告别仪式不对公众开放,为方便广大戏迷观众寄托对王文娟的哀思,上海越剧院特别开通了网上吊唁厅。

今年是王文娟丈夫、著名电影演员孙道临诞辰100周年。“可能是他希望我妈妈去给他过三位数的生日,所以带她走了。”王文娟女儿孙庆原哽咽着对记者说道。59年前,王文娟与孙道临结为夫妻。如今,一对璧人在天上重逢。

昨天上午,记者看到到场亲友纷纷以玫瑰花寄哀思,祈愿老艺术家一路走好。大厅外还有数百名戏迷前来送别,他们有秩序、注意间隔地静静等待,其中有人带来了珍藏的演出票、老照片、手绘的画像,还有忠实观众清晨六点就赶来只为送大师最后一程。

“王派”弟子穿上黑旗袍,以传承告慰恩师

告别大厅中央的遗像上,几代人心中永远的“林妹妹”依旧笑得那么慈祥、温暖。一旁的挽联“台上演戏不怕复杂精益求精无愧性格演员,台下做人只求简单乐于奉献堪称德艺双馨”正是王文娟一生的写照。两旁大屏幕则滚动播放着获奖画面、《红楼梦》《春香传》等剧目中的经典片段。大厅外,大型花束“永远的越剧女神”道出了戏迷心中的王文娟,周围22张不同年代的照片记录了她对越剧从一而终的执着。

王文娟创立的越剧“王派”艺术委婉典雅,秀美深沉,注重女性情感世界的深度刻画,在越剧各流派中独树一帜。告别仪式现场,“王派”传人们统一身着黑色旗袍,集体向老师敬献了“千里共婵娟”的大型花束。

“老师爱美,生前正式场合的清唱演出都喜欢穿旗袍。”“王派”名家单仰萍对记者表示。从1984年算起,单仰萍是陪伴在王文娟身边时间最久的学生,她接受采访时几度说不出话来:“总会想到会有这一天,但是也不愿意这一天真的来到,老师是带着美好、带着精彩走完这一生的艺术道路。点点滴滴、千言万语只能化作一句话,就是能成为老师的学生,是一生的幸福。我们会继承好老师的艺术、老师的品行,把王派艺术继承好、发扬好,我会尽我所能,为‘王派’,为我的老师,为所有喜爱她的观众朋友们做该有的艺术工作,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一直在创作路上,艺术是她的生命

住院期间的王文娟依旧心系越剧、心系“王派”发展。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她还创作了越歌《蝶恋花·答李淑一》,并且始终关注着作品的进度。据王文娟的另一位爱徒王志萍回忆,六月份时,学生将刚录好的《蝶恋花》初稿带去医院。没想到,当时已处于昏迷状态的王文娟听到录音突然睁开了双眼,眼角满是泪水,微微张开了嘴想要跟着哼唱。

“艺术是她的整个生命,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老太太,所以她一直没有停止创作,一直走在创作的路上。”王志萍犹记得去年教师节,她第一次参加上海越剧院直播,想请王文娟为戏迷写一幅字。王文娟没有犹豫,题写了“王派艺术薪火相传”八个字。王志萍事后才知,这八个字王文娟反反复复写了好几个小时,“老师浑身充满着对越剧的爱,她的血管里流的都是越剧的血。”

80后戏迷“有齐”大学时代爱上了“王派”艺术,那时三四个人凑在一起商量着为偶像打造一个网站。不知不觉,时间一晃已过去20年。难能可贵的是,因为这份喜爱,他们和王文娟还成了知己。“当时我们在网站上写戏评,也会有一些批评意见,王老师看到觉得很高兴,认为有年轻观众提意见很有意义。”

在亲友的注视中、在戏迷的道别声里,“林妹妹”已随花飞到天尽头,但“王派”艺术因为传承和发展,将生生不息。

   原标题:王文娟:随花飞到天尽头 申城戏迷泪别“林妹妹”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08 063 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