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供给最黑暗期是否真的已经过去

发布时间:2021-10-19 19:52:22
编辑:
来源:华尔街见闻
字体:

芯片短缺之风已经吹了不小的一阵子。实际上,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缺芯”的不安与焦虑就发酵与蔓延在半导体行业之中。

据了解,今年以来,受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丰田、大众、福特等众多车企的国外工厂多次减产甚至停产。分析机构认为,芯片短缺或导致全球汽车产业损失1100亿美元,今年全球汽车产量或将下降500万辆左右。

芯片短缺也给国内汽车企业造成影响。日前,长城汽车透露,由于芯片供应问题,ESP和四驱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短缺,已完成提升的工厂产能无法释放。部分车型订单等待周期受到不同因素影响,交付等待周期预估在4到5个月左右。

据介绍,国内主要用于发动机、灯光等各种车身控制系统的车用“微控制单元”缺货尤为严重。随着芯片缺货,芯片价格近期连续上涨。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芯片需求量不断增长。研究机构显示,当前每辆车的平均芯片含量为350美元,纯电动车含量可达770美元,高档电动车可超过1500美元,是目前基本类型汽车的5到6倍。

汽车芯片正变得越来越“软”

车规级别芯片芯片进入汽车行业,目前通用的一张门票是美国汽车电子委员会的AEC-Q100测试,该测试不仅仅涉及芯片设计,还需要联动晶圆厂和封测厂商的数据进行支撑。然而AEC-Q100更多针对硬件测试,是否能够代表车规,要求不够,还是过于严苛,并没有统一的定论。

目前国内针对于车规芯片的测试标准十分缺乏。车规芯片现状车规级的芯片可以划分为功能型芯片、功率半导体和传感器芯片三大类。功能型芯片包括CPU、GPU、AI、存储芯片等,占比20%左右;功率半导体,包括IGBT、MOSFET和电源管理芯片,在传统车占比40%左右,在新能源汽车占比约50%;最后一类是传感器芯片,如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占比30%左右。

我国车规级芯片的使用量占到了全球30%,但自主水平却不到10%。缺MCU成为常态汽车目前缺得最多的是功能芯片中的MCU。在一辆汽车中,传统的分布式架构,需要70-300颗MCU;在域架构下(功能域/位置域),一共会搭载4-8颗SoC芯片和40-60颗MCU芯片;而中央计算架构下,会搭载2-4颗SoC芯片,以及10-20颗高性能MCU芯片。

MCU短缺情况,预计会持续到2022年/2023年左右。车规级芯片发展预测电动汽车增加了电池管理、充电、电驱动等系统,使得功率半导体应用大幅增加,单车价值超过了燃油车的5倍,预计2025年车规级功率半导体规模为102亿美元,年均增长31.6%。

针对于MCU,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增长;而SoC市场规模增长至82亿,年均增长率15%;而汽车传感芯片,特别是激光雷达有大幅增长;针对于存储芯片DRAM和NAND,也会有超过30%的年均增幅。

格局剧变汽车行业整体是一个全球化的相对垄断竞争,强调的是精益生产,意味着车规级别要求极高;这样的大背景下,由于芯片比较小,运输成本低,因此规模效应十分明显,不能遍地开花;也由于美国将高端产业留在本国,将制造业向外转移,所以才诞生了台积电等纯芯片代工企业。

而对芯片厂家来说,汽车芯片的体量很小,车规级要求又高,在垂直供应链体系下,一层一层价格被压得很低,芯片公司对做汽车芯片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投入也有限。但是,汽车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出现了很多颠覆性创新企业,软件定义汽车下,芯片作用更加重要,垂直的供应链体系转变为开放的网状结构。

此次芯片短缺没有任何替代方案,说明了传统芯片供应链已经崩溃。中国是缺芯最主要的受灾地,中国市场稳定了,那么全球就基本稳定了;而中国市场的体量,足以支撑起任何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是一个大的前提,也是一个确定的赛道。针对于Tier-1,传统的芯片集成商,日子或许不大好过,供应安全已经成为很大的课题,会逐步从成本导向转为价值导向,需要牺牲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做到供应链安全,也会更加开放。

针对于车企,芯片开始备货,芯片越来越重要,由各个车企一把手来抓,高端化的芯片也开始自己设计和研发。基于以上背景,也这个时代赋予的机遇,缺芯就像是一个引子,让芯片企业走上前台。有所为有所不为,支撑芯片的核心最终不会是硬件,还是会落脚到软件上,核心其实是生态,各个层级的参与者需要把自己生态圈和大的生态圈融合在一起,才是最smart出路。车规级芯片正变得越来越“软”,这个“软”体现在软件的重要性上,更体现在更加灵活和开放的生态上。

缺芯原因错综复杂

芯片短缺危机的爆发原因错综复杂,客观上看,既有芯片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也有新冠疫情对供需矛盾的冲击,还与一些自然灾害相关联。

在半导体这样的周期性行业,供应永远不是太多就是太少。对于设计和使用微芯片的公司,过去30年的策略一直是保障适量库存以满足需求,同时不让库存套住太多资金。在这样的背景下,把时间倒回2020年初,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芯片行业会对后来的情况做出这样的误判。

当时,经历数年上涨之后,2018年全球芯片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业内普遍预估芯片市场将收缩。半导体产业正处于一个为时已久的高存货低周期阶段,很多企业因此减少产能。并且,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半导体消费者纷纷减少订单,许多半导体公司也因为预期市场需求走弱、订单减少而降低了产能。

然而,2020年,受疫情影响,远程办公和教学成为常态,电子类产品需求激增,远超市场预期,芯片产能却因疫情干扰而大幅下降,芯片供需矛盾逆转。从供给层面来讲,各地的封城及社交距离措施使得芯片供应商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适当反应并提高产能。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芯片供不应求局面趋于严峻。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1年2月,日本以东海域发生7.3级强震,陆地上受影响最大的恰好是半导体企业集中的福岛县和宫城县,不少企业停产。2021年2月中下旬,美半导体制造的重要中心得克萨斯州遭受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电网大面积中断,多个半导体制造商不得不暂停运营。

两场灾害使得全球芯片短缺局面雪上加霜。如果说以上客观因素是不可控的“天灾”,那么全球经贸环境扭曲整个供应链,则是导致此次芯片荒的“人祸”因素。

随着5G市场持续扩大,2021年全球芯片需求还将大幅增加。而芯片制造产能释放周期较长,即便目前很多芯片制造企业追加产能,也需一两年时间才能见效。不论是从采购、组装还是制造的角度,都需要好几个月。举例来说,前端晶圆加工往往就费时六到九个月,大量生产之前又需要数周至月的时间来组装和测试。视乎装置的种类,量产也经常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

就算大部分公司在2020年尾或2021年年初意识到芯片将短缺并及时下单,也必须要等到今年第三季晶圆等零组件才会送达工厂开始组装,第四季才有可能有实际出货,而且这还是基于这些公司本身就有半导体生产设备及产能的假设之上。如果从头开始,需时可能要数年而不是数个季度。

一边是需求订单持续增长,另一边是产能很难快速提升,短缺难以缓解,业内普遍预测很可能将持续到2022年底。

汽车芯片供应外部环境分析

随着海外疫情的改善,加之虽然不是很可信的台积电的社会承诺,可以乐观的坚信,汽车芯片供给最黑暗期已经过去,预计未来几个月的汽车产销是会不断走强的。 

1、台积电的汽车芯片产量并未增大

10月14日,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由于对芯片的需求十分强劲,台积电第三季度营收攀升22.6%,至148.8亿美元,与该公司此前预计的146亿至149亿美元的区间一致。按技术划分,最先进的技术占了台积电第三季度总收入的52%,其中5纳米芯片占18%,7纳米芯片占34%。按产品类型划分,智能手机行业仍然是其营收最大的贡献者,占第三季度总收入的44%,而汽车行业占4%,与第二季度持平。台积电已表示,将增加向汽车行业的交付量。汽车行业一直是受供应短缺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从台积电的3季度的汽车芯片销售占比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同比增长60%的预期。分析看,上半年增长30%,全年增长60%,则下半年需要增长较大,按照三季度占比与2季度持平,则3季度同比增长也是在30%左右,远没有达到60%的目标。

这样的话4季度的台积电的汽车芯片的供给必须同比增长150%才能实现全年60%的增量贡献。那4季度台积电能否给汽车芯片同比增长150%呢。,

台积电的承诺应该是认真的,目前的汽车行业最惨。那4季度台积电是否实现增150%,支持汽车行业芯片恢复呢? 

2、疫情影响的被动局面

新冠疫情是影响全球经济市场的关键变量,近期全球新冠疫情边际好转,不少媒体提出新冠疫情的“两个月周期”现象,即新冠疫情新增确诊人数会先激增两个月,之后出现两个月的衰退期,并循环往复。由于新冠疫情出现的年份有限,新冠疫情的“两个月周期”现象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也没有单一的科学论据可以解释(病毒变异、防控力度、季节气候、疫苗接种、药物研发等都有影响)。但也是值得关注的变量。

目前从马来西亚的疫情走势看,也是符合两个月的周期规律的。从7月开始的马来西亚疫情在8月达到峰值,9月逐步缓解,10月处于日均8000的中低位水平,10月的马来西亚疫情改善良好。

近几个月来,几家汽车制造商和半导体公司纷纷表示,马来西亚因疫情造成的供应中断正在冲击着供应链。 

3、中间囤货已经引起关注

目前的汽车芯片的包装和测试等供应链瓶颈,以及物流方面的混乱,都给芯片行业带来了压力。应该是疫情后得到改善。

近日,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接受了《时代周刊(Time)》的采访,谈论了台积电如何应对芯片短缺的问题。目前许多汽车制造企业由于芯片短缺,导致生产线减产甚至停产,都将芯片短缺问题指向台积电,认为台积电故意减少芯片供应。刘德音否认了“饥饿营销”的说法,表示:“你们是我客户的客户的客户,我怎么可能故意不给你们供货,而优先考虑别人呢?”

刘德音强调,在全球普遍缺少芯片的情况下,台积电提供给客户的芯片,比用在产品上的芯片数量要多,这意味着在供应链中有企业正在囤货。刘德音表示,台积电有一个团队正在收集数据,以便弄清楚究竟哪些客户是真正缺货,哪些下单是为了囤积芯片,未来有可能优先将订单安排给急需芯片的企业。 

4、全球芯片供给可能已跨过谷底

专家认为,10月的芯片供给会明显好于9月,车市的芯片供给的目前最大的短板,应该就是马来西亚的疫情带来的核心零部件的短缺,近期马来西亚已经努力保障产业恢复,10月11日,马来西亚正式取消对民众跨州旅行的限制,进一步放宽防疫限制。。

随着海外疫情的改善,加之虽然不是很可信的台积电的社会承诺,可以乐观的坚信,汽车芯片供给最黑暗期已经过去,未来会持续改善。但要到完全解除芯片的短缺,估计还是要到明年春节销售高峰之后。毕竟中国市场的世界份额大,市场的秋冬季需求很强烈,因此短期期待完全缓解是比较难的。

全球汽车芯片供应谷底可能已经过去,但目前各大汽车厂商还是各自为战,仍需要我们自己解决和开拓局面。

本文来源:充电桩视界,原文标题:《汽车芯片供给最黑暗期是否真的已经过去》,部分内容有改动

   原标题:汽车芯片供给最黑暗期是否真的已经过去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最近更新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1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