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脸识罪犯"研究再起热议 武筱林回应:别断章取义

发布时间:2017-05-14 10:21:34
编辑:
来源:南方都市报
字体:

对话

研究者武筱林:

"结论不是百分之百正确,但本着科学的精神在做"

南都:看到谷歌研究员的这篇文章你的第一反应是?

武筱林:我把对方的文章完整地读下来了。我对他们'断章取义'这种有失学术公正精神的做法感到非常失望。今天下午我与同事、学生在会议上也讨论了这个事情,不是说对方文章中所有的指责都是错的,但他们忽略我们研究的上下文、居高临下进行道德审判这让人很不舒服。

南都:你怎么看谷歌研究员文章中对你们的批评?

武筱林:对方故意隐瞒了我们文章很多说明性的文字以及关键性的实验,比方数据过滤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是排查过的,做过随机标记测试。当然我们的东西不是百分之百正确,但团队本着科学的精神做了当时知道的、能够做的所有的验证。

南都:网友的观点是研究样本量有些小。

武筱林:更多犯罪者的数据公安部门才有。这1856个样本我们是做了相当大的努力,从公安部、各省公安厅的通缉犯等网页或公共渠道获取的。因为存在隐私的问题,目前研究存在一些阻力,更多的数据相关部门不便提供。我们想推进,苦于没有数据。

南都:当时发起研究的背景是什么?总共花了多少时间进行研究?

武筱林:我们的本质研究是图像分析。这几年人工智能、人像处理和在人脸识别上都有长足的进步。这个研究我们前后投入了两年时间。

南都:2015年实验结果就出来了,为什么当时没有发布而推迟了一年?

武筱林:对,一年间我们有进行反复的推敲和认证。是不是罪犯从脸上的特征是很难去区分的,我们本来是想"证伪",相由心生这种事我们本来是不相信的。结果刚出来时我们也很惊讶。

南都:选择在arX iv上提前发布的原因是?

武筱林:这是很常规的做法,提前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因为在国际上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所以就先发表了。但这并不是急功近利,因为很长时间我们都没有公布这个结果。

南都:你对"相面术"怎么看?

武筱林:我也是受过教育的人,也反对歧视。但纯粹的科学问题,就应该用科学的态度。

南都:谷歌研究员指出你们文末提到了对"研究结论感到兴奋"。

武筱林:"当时用了一个错误的词'excited'。我们当时认为,研究也许会对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犯罪学有启示,让相关领域的专家去探究真正的原因和解释。但有意义不是说用来对人进行歧视。只是说可能有这种相关性,比方说犯罪分子具有这种面貌特征,有可能是此前受到歧视被社会歧视边缘化,最后走向犯罪道路。我们的研究结论,其实恰恰可以用来作为反样貌歧视的根据。

采写:南都记者 嵇石 实习生 黄驰波 梁耀丹

   原标题:"看脸识罪犯"研究再起热议 武筱林回应:别断章取义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08 063 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