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带头 让驻马店黄土地里刨出“金饽饽”

发布时间:2022-04-21 08:17:33
编辑:
来源:河南商报
字体:

“目前驻马店市优质小麦面积每年不低于400万亩,平均亩产量在450公斤到500公斤,位于河南省中上游水平,这主要归功于近年来先后与多位院士进行合作,特别是通过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研究员进行合作,研究的郑麦9023促进了我市小麦生产水平的普遍提高。”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所长朱统泉介绍说。

实现驻马店院士工作站从“0”到“1”的突破

走进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科研试验田,满眼的绿意盎然,4月份,小麦等作物进入生长旺季,育种研究室的科研人员正在试验田进行小麦杂交试验,通过杂交与选择完成小麦品种选育,培育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抗倒伏和品质好的小麦新品种,为大面积种植小麦提供优质良种。

2013年,以陈剑平为首席科学家的创新团队,在驻马店市农科院建立起河南省小麦抗性遗传育种院士工作站,重点开展小麦抗性资源材料的引进筛选鉴定和创新利用,实现了驻马店院士工作站从“0”到“1”的突破,由此开启驻马店“院士经济”的新篇章。

近年来,驻马店市先后引进“花生院士”张新友、“食用菌院士”李玉、“小麦院士”陈剑平、“番茄院士”李天来、“水产院士”曹文宣等业内领军人物,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成效显著。

以院士引领催化产业能级提升

驻马店市农科院积极与省院张新友院士团队加强合作,建立河南省高油酸花生种质资源创制院士工作站,在高油、高油酸花生的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方面取得突破。

“目前我市已经累计推广优质花生新品种1000万亩以上,增产20多万吨,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0多亿元,每年在正阳、汝南、确山等县推广起垄种植200万亩以上,年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亿多元,充分调动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为当地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副所长甄志高说。

如今,“院士经济”已成为驻马店产业创新发展的金钥匙,为驻马店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花生院士”张新友及其团队深耕正阳20年,用科技开创了黏土种花生的奇迹,吸引鲁花、君乐宝等相继落户,培育出了花生天地、正花食品等本地花生精深加工企业32家、花生机械生产企业38家,“正阳花生”品牌和产值均为双百亿,同时也撬动了花生机械装备百亿级产业集群。“食用菌院士”李玉在泌阳县建立国内首家真菌研究院士工作站,带动当地产业增收60多亿元;“芝麻院士”李培武围绕芝麻产业全程机械化重点攻关,带动产值突破100亿元。

“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培养一批人才,带动一个产业”。驻马店构建“院士+平台”“院士+项目”“院士+人才”创新体系,以院士引领催化产业能级提升,形成院士领衔的产业集聚效应。通过院士引领的创新创业活动,促进驻马店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农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阙楠)

标签: 院士带头 驻马店市 黄土地里刨出金饽饽 产业创新发展

   原标题:院士带头 让驻马店黄土地里刨出“金饽饽”

>更多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1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