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新闻报道说,深圳的房价已经开始同比暴跌,大多数人怎么都不会相信的。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深圳房价真的跌了吗?跌了多少呢?反正小编觉得,跌只是因为太贵了,反正怎么都买不起,涨涨跌跌和普通人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下面我们项新网综合各家报道为您分析,深圳房价暴跌的真相:
事实上,深圳房价的环比暴跌,仅仅是个案,根本不具有普遍特征。
虽然7月份深圳房价发生暴跌,但是,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仍然持续12个月“双涨”(同比、环比)。

在之前发布的全球房价涨幅榜中,深圳以62.5%的季度房价平均涨幅雄踞榜首,这样的涨幅足有第二名的两倍之高,在全球房价涨幅榜中,位居前五的城市中国占据4个,这样的数据也足以说明中国的楼市在上半年有多么的疯狂,房价涨幅领先全球。不少人都猜测房价会在下半年有所回落,但从7月份的数据来看,回落的显然不明显,下半年房价走势又将会怎样呢?

深圳7月份新房均价59594元每平米,环比上涨1.4%,虽然涨幅很小,但在一线城市中还是有明显的优势,二手房均价50842元每平米,环比上涨7.2%,涨幅领先全国,反超热点二线城市,这样的涨幅丝毫看不出回落的迹象,相反有一种想要继续疯涨的趋势。

各地区的房价也大多是上涨的态势,多地区涨幅都在5%以内,个别地区涨幅高达10%以上,二手房涨幅普遍高于新房涨幅,同比2015年,深圳各地区的房价涨幅普遍高于其他城市,几乎都在30%以上,差不多一半的地区房价涨幅超过60%,这样的涨幅在全球位居第一也算是实至名归。随着一线城市的楼市调控政策收紧,不少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都有所回落,但深圳的房价在7月不降反涨,未来房价走势又成谜。
上半年房价的疯狂上涨让不少地区都相继出台了调控措施,一线城市的房价在5月以后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趋于平稳。6月房价涨幅收窄让不少投资者再次出手,7月房价涨幅再次升高也让不少投资者对整个楼市的信心大增,未来房价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平稳上涨的趋势。
以主观愿望代替理性分析,这是人之天性,更是投资者之大忌!
同一投资品,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在持币待购者的心中,总有无数个自我强化的看空理由,而在已经买入者的心中,则会产生无数个自我强化的看多理由。
这是一种典型的弱者人格,只有弱者才不愿、不敢面对现实,总试图在自欺欺人的梦幻中实现圆满。
但现实很残酷,它从来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它从来只会遵循独立的运行轨迹。
7月份深圳房价的“暴跌”,环比下跌近5000元/平方米,这一消息给炙热的夏日带来一丝清凉,广大的持币待购者、或坚决看空者,更是举手相庆、内心欢喜——疯狂的楼市终于迎来大拐点了!
楼市拐点真的到来了吗?
不见得!
楼市大拐点的真正出现,肯定不会是在“限购限价”等政策压市下产生的,而是在无政策外力干预之下、或者纵然政策托市也托不住之下产生的。道理很简单,既然是“政策压市”,表明市场需求仍然较大(投资、投机为主),既然市场需求仍然较大,又何谈楼市大拐点呢?
7月份深圳房价的暴跌,其实是偶然中的必然:
1、在过去一年,深圳房价上涨了47.4%,在过去两年,深圳房价则足足上涨了一倍,房价涨幅是绝对领跑全国,而在持续疯狂的上涨之后,必然会发生阶段性的价格回调。
2、在过去两年中,深圳房价涨幅之所以领跑全国,部分原因与香港人前往深圳买房有关,但是,最近半年来香港楼市的大跌,事实上,也促使香港人降低对深圳房价的预期。
3、与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相比,深圳的房价泡沫明显更高。与过去30多年相比,现在的深圳,其依托于香港的独特地位,已经伴随香港经济的弱化在弱化。
4、对比薪酬和房价,深圳的平均薪酬低于上海和北京,但房价却大幅高于上海和北京,这是极不正常的。《2016年春季全国各大城市平均薪酬》显示,上海是8825元/月,北京是8717元/月,而深圳是8141元/月,深圳的平均薪酬比上海、北京低了8%左右。但是,对比房价,当前深圳的房价却远远高于北京、上海,《7月十大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显示,深圳房价高居内地第一为5.34万元/平米,而同期上海和北京却分别仅为4.18万元/平米和3.83万/平米,深圳房价高出上海22%、高出北京更是28%。

5、深圳还存在大量的“潜在”土地储备。今年6月出台的《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计划在未来5年时间内,深圳将加大填海力度和规模,计划再填海50平方公里。
三年内难见楼市大拐点
或许,短期内,深圳楼市迎来了小拐点,但是,这并非是中国楼市的黑天鹅,更绝非是中国楼市的大拐点。
保守一点讲,基于货币政策、人口流动等因素,未来三年内,中国楼市不可能迎来大拐点。
1、中国经济的筑底,在未来三年内很难实现,经济增长的持续下行、实体经济的持续不景气,必然会导致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而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又必然可以维持楼市泡沫的“大而不破”。
2、未来三年,是传统产业的加速衰退期,也是新兴产业(爱基,净值,资讯)的拔节期,从城市分布来看,传统的小化工、小制造、小纺织等等,主要集中在三、四线中小城市和乡镇,而伴随着这些产业的加速衰退,人口整体必然会向一、二线大城市、以及少部分具备产业集群特征的三线城市加速迁移——人口向大中城市的进一步迁移,将会对绝大多数大中城市的房价起到支撑作用。
3、在经济下行之下,房地产整体依然是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稳定之石”(决策层可能是这样认为的),事实上,这也并非没有道理,中国是人口大国、就业压力超大,是绝难承受经济硬着陆之痛的。对此,最近国家发改委提议推出“购房补贴”,事实上就有这种意味在内,当然,这一招绝对是昏招,三、四线城市的房子卖不掉,完全可以大幅降价,推出“购房补贴”,这不是补贴给购房者,其实是补贴给开发商。
当然,无论是关涉民生、还是心忧中国经济,我同样是希望早日迎来房价的拐点,毕竟大城市房价的泡沫,现在已经相当明显了。
但是,良好的愿望,注定不符合中国经济的特有逻辑,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我还是冷静地提醒大家,如果你是刚需,该买的,在价格稍显回调后,你还是买吧;如果你是投资或者投机,我奉劝你,可以先评估下其他投资渠道(可见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毕竟现在泡沫已经企高,毕竟房产税推出在即,但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房价泡沫必破,楼市也必将迎来大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