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背后10亿对赌协议 怪不得冯小刚开撕王思聪

发布时间:2016-11-28 10:19:05
作者:顶城小编 编辑:夏天
来源:项城网
字体:

   近日,冯小刚和万达王健林、王思聪的“口水仗”霸占了各个新闻的头条,除此之外,这场“口水仗”背后的隐情也被揭开。

e86e8f3becd7a958c08bb58746bdf25d.jpg

  11月18日,由于《我不是潘金莲》在万达院线的排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冯小刚因此不满并通过微博公开向王健林“喊话”,直指万达院线玩垄断、格局小,还表示“我和电影是牺牲品”。此后,王思聪微博回应称是不看好影片而降低排片,如果这个电影真好自然会提高它的排片。

  对于冯小刚亲自上阵“开撕”的“拼劲”,有舆论认为是迫于对赌协议。

  华谊兄弟2015年11月发布公告称,公司出资10亿收购冯小刚旗下公司美拉传媒70%的股权,冯小刚等两名股东承诺2016年不低于1个亿的净利润,如果完不成业绩,冯小刚本人就要掏腰包来补上。

  因此要完成今年1亿的利润目标,《我不是潘金莲》的票房利润就至关重要。而根据美拉传媒的2016年中报显示,美拉传媒上半年的净利润仅为3535.6万元。

  但华谊兄弟董秘高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拉传媒2016年度业绩已经完成。2015年和2016年的净利润之和计入今年的业绩承诺。2015年近5000万元加上2016年上半年的3000多万元,已达到8000多万元。

  另外,根据华谊兄2016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5,159.22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9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22亿元,同比上涨1.33%。而与竞争对手同期报告对标分析可以看出,华谊兄弟的业绩成长下滑明显。

  业绩不佳再加上收了华谊兄弟10亿后的对赌协议压力,或许正是这次“口水仗”的起因。而为了提高票房,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在多家影院出现“幽灵场”现象。

  据界面报道,多家影院为该影片安排午夜场,并且均出现了满场或接近售罄的状态,此后再以机器故障为由关闭场次。甚至还有影院在商场尚未营业的时间段内安排场次。

  记者致电采访华谊兄弟公关部,但电话无人接听。

  业绩不佳、被曝刷票 房华谊兄弟“急火攻心”

  据华谊兄弟2015年11月19日发布的《关于投资控股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的公告》。华谊兄弟10.5亿元收购美拉传媒70%的股权,从某种意义上说类似预付款,其最终受益取决于2016年到2020年5年内对应的净利润,需要至少不低于7000万元、8050万元、9257.5万元、10646.13万元以及12243.04万。

  而根据美拉传媒的2016年中报显示,美拉传媒上半年的净利润仅为3535.6万元,因此要完成今年1亿的利润目标,《我不是潘金莲》的票房利润就至关重要。所以华谊兄弟对于《我不是潘金莲》的票房极为看重,这才有了这次“公开喊话”万达的惊人之举。

  此外,华谊兄弟收购的战车始终没有停下。但从华谊兄弟以往的收购案例来看,未来不乏有盈利能力无法持续、溢价收购形成商誉面临极大的减值压力。这也形成了华谊兄弟未来业绩表现的隐忧。

  根据华谊兄弟2016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5,159.22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9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22亿元,同比上涨1.33%。而与竞争对手同期报告对标分析可以看出,华谊兄弟的业绩成长下滑明显。

  另据界面报道,根据公号“猫眼看娱乐”爆料,多家南京影院为《我不是潘金莲》安排了午夜场,从午夜零点到凌晨三点不等,并且均出现了满场或接近售罄的状态。同一时间,广州、深圳、武汉、福州、乌鲁木齐等地均出现“幽灵场”的现象,多家影院均无人接听,也有影院称“机器故障场次关闭”。

  某影院经理接受界面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电商平台上出现的“错误”场次并不知情,排片是人为操作,总会发生失误,这些都归属于集团排片。

  值得一提的是,据影院工作人员透露,该店在11月18日上午8点排映了一场满场的《我不是潘金莲》仍留在后台,然而这一时刻所在商场尚未营业。影院经理解释称,早上场次仅为试排,为了防止观众误买,影院已将所有座位锁定,并不计入票房,而且这一场次也是由总部负责安排。

  冯小刚微博“喊话”指万达报复? 王思聪回应:没有人和钱过不去

  据央广网报道,由华谊兄弟出品、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上映第一天就拿到了7000多万元的票房。不过,万达院线给出排片只有10%,招来了导演冯小刚的不满。于是,冯小刚昨天在微博上发表公开信,喊话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指责万达打压排片的做法“小家子气”。用他的话说,“10.9%的排片,反映了万达集团10.9%的胸怀”。

  公开信认为,万达打压排片,是因为华谊挖走了万达的一块“墙皮”。网友猜测:这个“墙皮”,指的是原万达影业CEO叶宁。今年2月,他从万达离职,出任华谊兄弟CEO。华谊兄弟电影官方微博昨天转发公开信,并表示“公司之间置气一样的怪罪伤及到了作品”。

  对于冯小刚的喊话,王健林的儿子,万达集团的董事王思聪在微博上回应,电影排片低是因为不看好影片,同时,他还给冯小刚的微博配上了“碰瓷儿”的标签。

  但是,对于冯小刚所说的挖墙皮,王思聪并没有否认,甚至说“只准华谊挖我们有竞业协议在身的高管,不准我们有任何不悦?”他同时也说,“没有人和钱过不去,如果电影票房好,万达也一定会按照程序化的流程增加排片”。

  对于王思聪的表态,冯小刚也有回复,他说,正是“由于王思聪对于挖墙皮的不悦,导致不看好这部电影,才导致了万达对电影的低排片。”华谊兄弟CEO王中磊也加入战局,认为行业人员流动是职场正常的事情,万达也挖了不少华谊的人员。

  据经济导报报道,冯小刚发文责问万达本身,看上去一切都缘于一个人物:叶宁。

  叶宁离开万达院线去华谊兄弟,时间在2016年2月。2008年他出任万达院线总经理时,万达院线自有投资影院仅28家,全国银幕数200块,票房收入3.25亿元。2013年,叶宁出任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分管文化集团旗下万达院线、万达影视等业务系统。

  一位与叶宁打过交道的电影界人士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叶宁是圈内的能人,在万达体系中绝对不是“小墙皮”这么简单。华谊兄弟挖叶宁一定是花费重金,看重的是叶宁在影视圈的拓展能力,尤其在院线方面的开拓能力。

  其实,华谊兄弟对于院线方面的危机感由来已久,也是华谊不惜重金挖叶宁的原因。

用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送你88元现金体验劵,还可以用微信炒白银或原油沥青哦!

QQ截图20161124140641.png

  10亿赌局“压力山大” 两年利润一起算?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冯小刚为何如此炮轰王健林,背后的原因无非就是为了钱。

  时间回到2015年年底,发生了一件令人羡慕惊艳的事情:冯小刚一个负债的壳公司被华谊10亿现金收购。去年11月,冯大导演和上市公司华谊兄弟也做了笔大交易,10.5亿元转让一家公司浙江东阳美拉传媒公司70%的股权。

  壳公司不要紧,未来能赚钱就好。于是就有了对赌,拍个电影找来人机器一架一拍,找来发行、院线一卖钱就来了,是不。只要冯导能拍出好片,壳公司也可以分分钟赚大钱啊。这不,冯导还有承诺呢。

  冯小刚承诺2016年不低于1个亿的净利润,2017年到2020年每年比上一年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5%。华谊兄弟10.5亿元收购的70%的股权2016年-2020年对应的净利润就是不低于7000万元、8050万元、9257.5万元、10646.13万元以及12243.04万元。五年合计权益不低于4.72亿元不到5亿元。没完成怎么办,那冯小刚就得补啊。当然2020年后的事情就不知道了。

  虽然冯导是大导演,但从商业角度考虑,未来能否拍出卖座电影还真不好说啊。这么10个亿就出去了,未来5年按利润可能还拿不回来这么多。而且五年后冯导不干了,也没有办法啊。因而这笔交易,对冯导那是赚到了,上市公司是不是赚到还真不知。

  如果第一年就完不成对赌业绩,那多不好看啊。六爷(冯小刚在《老炮儿》中角色)可是讲规矩的人,说到做到。这才刚拿人家10个亿,第一年1个亿的利润就完不成的话,虽说可以补现金。毕竟不好看。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冯小刚承诺的东阳美拉2016年度业绩已经完成。去年和今年的净利润之和计入今年的业绩承诺。去年近5000万元加上今年上半年的3000多万元,已达到8000多万元。”11月24日,华谊兄弟董秘高辉独家对中国证券报表示,冯小刚拍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片酬已计入东阳美拉的营收。“此外,冯导还有很多代言收入,其实已经够了。”

  对于两年净利润兑现一期业绩承诺的方式,财务专业人士吴昕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与并购标的公司的对赌约定,通常是净利润是哪一年就算哪一年。不过,在交易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前一年的净利润计入当期业绩承诺。”

  明星IP资本化探索

  据报道,2016年是华谊兄弟和冯小刚合作拍摄电影的第19个年头。19年前,青涩的华谊主营业务主要在广告领域。试水电影而投资的三部影片中,冯小刚导演的《没完没了》令其初尝电影市场甜头。19年后,华谊兄弟已位居“影视大佬”。作为与上市公司利益绑定在一起的明星IP,冯小刚与华谊兄弟的资本赌约故事渐入高潮。

  2015年11月,华谊兄弟公告,拟以10.5亿元投资冯小刚控股的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70%股权。就如一纸婚书,将冯小刚与华谊兄弟绑在了一起。在东阳美拉为期5年的业绩承诺中,2016年才是第一年。

  事实上,冯小刚只是华谊兄弟明星IP资本化的冰山一角。去年10月,华谊兄弟公告,拟以7.56亿元收购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等股东艺人或艺人经纪管理人合计持有的东阳浩瀚70%股权。早在2013年,华谊兄弟便公告,拟2.52亿元收购张国立的浙江常升70%股权;同时,张国立的独资公司弘立星恒以1.52亿元购买华谊实际控制人王中军和王中磊持有的华谊兄弟股票并锁定三年。

  值得注意的是,被华谊兄弟收购的多家明星IP公司,均存在成立时间短、高估值等情况。从浙江常升到东阳浩瀚,再到东阳美拉,在明星IP资本化路上,华谊兄弟已付出20.58亿元现金。很多投资者要问:这笔钱花得值不值?这些明星IP资本化后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承诺完成情况又如何?

  根据协议,东阳浩瀚2015年度承诺完成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不低于9000万元;自2016年度起,在上一个年度的基础上增长15%。华谊兄弟董事会认定,东阳浩瀚2015年度完成了净利承诺。按照净利润15%的增速计算,东阳浩瀚今年需完成1.04亿元净利润。华谊兄弟2016年半年报显示,东阳浩瀚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416.03万元。

  浙江常升2013年度承诺税后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其余几年的税后净利润将在此基础上按协议约定比例增长。2013年,浙江常升实现营收8950万元,净利润为3116.26万元,完成了业绩承诺。2014年,浙江常升实现营收1.11亿元,净利润为3430.23万元。2015年,浙江常升实现营收1.37亿元,净利润为3779.50万元。

  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曾表示,明星IP化最直观的益处,就是明星可以通过多个出口变现。而且,可以在多个平台聚合丰富资源,打造以明星为内核的IP产品矩阵。具备IP化能力的明星能够创造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账面上,还能够激活各业务平台上尚不具备IP价值的资源,包括导演、编剧、剧本、游戏等,并输出到外部为合作品牌等,构建全新商业模式的完备娱乐生态版图。

  原标题:”我不是“背后10亿对赌协议 怪不得冯小刚开撕王思聪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娱乐 | 微盘 | 热点 | 社会 | 房产 | 国内 | 国际 | 投资 | 理财 | 股票 | 原油 | 财经 | 知识 | | 财经新闻 | 理财 | 股票 | 原油 | P2P网贷 | 银行 | 投资 | | 房产新闻 | 房价走势 | 政策法规 | 楼市行情 | | 健康资讯 | 养生指南 | 美容整形 | 健身减肥 | 两性健康 | | 教育动态 | 政策法规 | 留学移民 | 考试资讯 | | 法律知识 | 汽车知识 | 投资知识 | 医学知识 | 财务知识 | 股票知识 | 生活小常识 | | 娱乐新闻 | 明星 | 电影 | 电视剧 | 搞笑 | | 创业新闻 | 风投动向 | 创业项目 | 人物故事 | 创业指南 | | 体坛头条 | 体育明星 | 足球 | 篮球 | | 手游 | 网游 | 页游 | 单机 | | 景点 | 攻略 | 旅游 | 美食 | | 科技资讯 | 数码前沿 | 互联网 | 业界动态 | | 新车 | 导购 | 评测 | 保养 | | 明星娱乐 | 社会万象 | 搞笑图片 | 图说世界 | |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链接交换| 法律声明| 手机版
项城网 www.xcctv.cn -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法律声明。
项城网(www.xcctv.cn) 版权所有 网站统计
鄂ICP备14010903号-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