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人头顶传菜亮祖传绝招 四川高人头顶传菜已经历经10代传承(2)

发布时间:2017-02-23 07:15:09
作者:微信hrfh566 编辑:网络
来源:南方财富 热门新闻
字体:

  “上菜了,”一声有力的号子响过先滩镇乡宴的现场,循声望去,一名脚穿草鞋、头裹白色头巾的男子已登场。他脱手顶着一张2米长、20厘米宽的特制托盘,10碗热菜整齐地摆放在托盘里。托盘像粘在了他头顶一般,任由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灵巧穿梭,硬是没洒一滴滚热的菜汤出来,转瞬这10碗热菜就稳稳当当地送到了席间。

四川高人头顶传菜

  网络配图

  裹头巾是增加打盆者头部的稳定。

  “这就是我们独有的绝活——打盆。穿草鞋是防滑防摔,裹头巾是增加稳定,即便是三九四九冻死猪狗的大冬天我们也要穿起。”陈长发说。

  这天的乡宴上,18道菜都是陈长发老人打盆送到餐桌旁,整个传菜过程不到20分钟。每逢过年过节,红白喜事,老人都很忙,乡里乡亲要摆宴席的都想请他来秀一把。

  据合江县文化局考证,打盆起源于清代中期,当时古镇上办宴席,客人多菜品也多,上菜的人自然就得动作快。可老街狭长且窄,上菜的人多了,行走起来不方便,于是想出了打盆这一上菜方法。

  一双草鞋,一块白棉布,一条特制托盘是打盆者的标配:草鞋能使打盆者更快的行走而防止滑倒;白棉布包在头上也是为了更加稳定托盘;特制托盘长约两米,宽约二十厘米,为了防止溢出的汤水洒溅出来,边上还镶有约两厘米深的木挡条。

四川高人头顶传菜

  网络配图

  托盘像粘在了陈长发头顶一般,任由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灵巧穿梭,硬是没洒一滴菜汤出来。

  打盆的整个过程需要考验传菜者身体协调能力、体力、专注力,三力缺一不可。这门技艺历经10代传承至今,先滩镇也只有陈长发和杨光祥师徒二人了。今年66岁的陈长发,从27岁就开始学习这门技艺,“我出师后一直没中断打盆,平均每年要顶上万个碗,38年来打盆从未失手从头上掉下菜来。每个土碗有一斤重,这些年我顶菜也顶了快几百吨了。”陈长发打趣的说他都快练成铁头功了。   全景财经网微信号:石化宝

【想获取财富的秘密,关注微信号公众号:石化宝(bweipan)了解跟更多投资理财方法】

  原标题:四川高人头顶传菜亮祖传绝招 四川高人头顶传菜已经历经10代传承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娱乐 | 微盘 | 热点 | 社会 | 房产 | 国内 | 国际 | 投资 | 理财 | 股票 | 原油 | 财经 | 知识 | | 财经新闻 | 理财 | 股票 | 原油 | P2P网贷 | 银行 | 投资 | | 房产新闻 | 房价走势 | 政策法规 | 楼市行情 | | 健康资讯 | 养生指南 | 美容整形 | 健身减肥 | 两性健康 | | 教育动态 | 政策法规 | 留学移民 | 考试资讯 | | 法律知识 | 汽车知识 | 投资知识 | 医学知识 | 财务知识 | 股票知识 | 生活小常识 | | 娱乐新闻 | 明星 | 电影 | 电视剧 | 搞笑 | | 创业新闻 | 风投动向 | 创业项目 | 人物故事 | 创业指南 | | 体坛头条 | 体育明星 | 足球 | 篮球 | | 手游 | 网游 | 页游 | 单机 | | 景点 | 攻略 | 旅游 | 美食 | | 科技资讯 | 数码前沿 | 互联网 | 业界动态 | | 新车 | 导购 | 评测 | 保养 | | 明星娱乐 | 社会万象 | 搞笑图片 | 图说世界 | |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链接交换| 法律声明| 手机版
项城网 www.xcctv.cn -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法律声明。
项城网(www.xcctv.cn) 版权所有 网站统计
鄂ICP备14010903号-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