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不增利大股东减持 “三只松鼠”品控问题依旧是痛点

发布时间:2021-11-25 14:08:51
编辑: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字体:

图3:部分消费者投诉内容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三只松鼠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与其产品的代工模式有很大关系,有网友就曾拿农夫山泉的广告调侃,“它们不生产零食,只是零食的搬运工”。据三只松鼠2021年半年报披露,公司上游供应商一共有34家,数量较多,三只松鼠整体的采购较为分散。

供应商分散之下,三只松鼠面临着较高的品控要求,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其可能仍存在上游供应商未按有关法规及公司要求进行生产,质量控制制度和标准未严格执行,生产和检测流程操作不当等现象,因此想要完全规避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难度较高。

前文提到,三只松鼠的王牌单品为“每日坚果”,在这一产品领域,三只松鼠面临的主要竞争品牌包括洽洽食品、沃隆等。而洽洽食品和沃隆“每日坚果”这一产品的生产商均为自己,降低了品控不足和运输带来的产品质量问题。

三只松鼠的发展,离不开坚果。起初它便是靠坚果业务顺利打开市场和知名度,后来坚果业务也一直占据着三只松鼠营业收入的半壁江山,2018年-2020年,三只松鼠坚果业务的收入分别为36.96亿元、54.43亿元和48.48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80%、53.51%和49.50%。

截图4:三只松鼠主营业务构成

图片来源:wind

前文也曾提到,三只松鼠在持续缩减SKU,聚焦于坚果业务。针对某一品类产品依赖程度较高的情况,坚果的质量变得尤为重要。

并且,当下的休闲零食市场中,各大品牌之间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壁垒较低,后起之秀纷纷参与竞争,抢夺着市场份额。作为食品类企业,食品安全是底线和基石,企业多年努力建立起来的良好口碑稍不注意便会付诸东流,而一旦失去了口碑的支撑,恐怕也就失去了对消费者并不算强的粘性。

食品安全是大众的敏感地带,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像洽洽食品、沃隆等品牌一样,建立自己的厂房和供应链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从三只松鼠目前的资金去向来看,其似乎并没有这种打算。

相比上市之前的大幅度推广、积极扩张,完成上市后,三只松鼠将大额的货币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

2021年3月,三只松鼠曾发布公告称,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议案》,在保证公司及子公司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25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安全性高、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资金可滚动使用。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9亿元。对此,公司在三季报中表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同期变动较大,主要系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增加所致。显然,其很多资金被用来投资理财了,并未用于厂房和供应链方面。

然而,在其所谓“联盟工厂”的代工模式下,想要真正解决品控问题,减少消费者投诉,似乎是很困难的,否则,其产品质量的相关投诉量也就不至于远超同行业了。照此来看,食品安全的“乌云”恐怕还会在三只松鼠头顶悬浮很久。

   原标题:增收不增利大股东减持 “三只松鼠”品控问题依旧是痛点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最近更新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1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