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母机又火了,为什么?
10月14日,工业母机板块领涨两市,华辰装备早盘一度20cm涨停,海天精工、华东数控、青海华鼎等相继封板。
消息面上,据央视财经报道,在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受益于制造业需求拉动,工业母机企业也出现订单爆满、一机难求的景象。
央视援引广东东莞一家机床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从今年初开始,随着订单的猛增,他所在的工厂不断扩大产能,工人们三班倒满负荷生产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3月份之后。作为生产机器的机器,工业母机几乎涵盖了所有制造业。而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中国目前已经逐步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床市场。
板块曾在8月暴涨
实际上,工业母机曾在8月成为市场最强风口,龙头华辰装备自8月20日-30日的7个交易日中,涨幅超过138%。
当时国资委会议强调要针对工业母机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另外“专精特新”的文件支持也是利于工业母机的因素之一。
2021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先后多次提及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今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一机难求”并非偶然现象
工业母机,也成为“机床”,凡是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部件都需要通过机床加工;因此机床在下游制造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顾东吴证券3月28日的报告,显示国内的数控机床上市公司最近拿订单拿到手软,已经排产到6-7月份,景气度十分强劲。
另外,东吴证券还指出,数控机床的火热也带动了数控机床的上游刀具行业。需求端由制造业投资的复苏带动,供给端却因为海外疫情时好时坏,一直无法恢复产能,导致供给紧张,而刀具又是消耗品,更换率按小时计算,导致各大刀具品牌商纷纷涨价。
新一轮更新周期,实现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是关键
据新时代证券报告显示,2010 年前后是机床行业的顶峰,伴随存量更新(10 年寿命已至)叠加增量替代,2020 年是中国机床行业新一轮景气周期开端。
另外,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预测,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速回路,中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为2473亿元,但2021年数控机床产业规模将创新高,达3576亿元,同比增长44.61%。
不过,虽说我国机床行业虽有千亿规模,但总体竞争力仍显不足。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数据,国内高档系统自给率不到10%,约90%依赖进口。
西部证券认为,国内机床总体竞争力不足,其中一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核心零部件的自制能力。以国内民营机床龙头国盛智科为例,无论是传动系统、数控系统还是各类功能部件中,核心零部件的外采比例普遍都超过80%。实现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是我国机床行业未来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原标题:工业母机又火了,为什么?
-
无相关信息
- 工业母机又火了,为什么?
- 电价市场化改革加速,储能迎来历史拐点
- 黑龙江省多地提前供热 七台河市提前8天
- 抚顺6岁女童被虐案宣判 母亲被判刑三年你
- 当前市场风格会切换吗?短期难改变
- 未来增量资金仍在进场 金秋十月仍值得期待
- 大盘缩量反攻个股涨多跌少 东方盛虹获资金
- 振芯科技(300101):拟授1120万股权激励股票
- 盐湖能源涉嫌非法采矿10年 3.57亿利润告吹
- 新股破发成常态怎么办?亏钱了怎么办?
- 业绩滑坡叠加成本压力 海天味业涨价难破增
- 超级“牛散”栽了 景华384个交易日亏27亿
- 疫情见顶信号?WHO:全球新冠死亡人数创一
- 中国9月PPI同比上涨10.7%,CPI同比上涨0.7%
- “双减”落地 课后“多”出2小时为学生拓
- 追捧“国潮美学” 高颜值美妆国货成Z世代
-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批评:美联储可能导致通胀
- 中国9月CPI同比上涨0.7%, PPI同比上涨10.7%
- “一网通办”迈向“好办” 政务小窗口“跑
- 冰峰汽水深交所递交招股书 “老牌汽水”
- 通胀压力在走低 印度经济:象步亦有踟蹰时
- “料理包”外卖毛利率可达70% 预制菜市场
- 浙江温州推进猪肉质量电子化追溯 确保猪肉
- 从现象级美食走向国民级产品 “嗦粉自由”
- “周期旗手”开源牟一凌:周期还远没有结束
- 特定人群吞咽障碍患病率达38.7% 易食食
- 海关总署: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
- 重庆物流产业实力增强 去年社会物流总额达
- 新兴消费不甘示弱 新莱应材拉出20%涨停
- 大消费卷土重来 烟草板块猛涨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