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免职后最新消息 首次发声为何困难时雪中送炭不多?(2)
2、父子撕逼,夹缝求生
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一书中,记录了一段沉重的历史,这段历史印证了“国有企业做得越好,企业领导死得越快”。
健力宝的李经纬、伊利的郑俊怀、红塔集团的褚时健等等,那些声名鹊起的企业家,一个个身陷囹圄,锒铛入狱。
格力集团成立于1985年,前身为珠海特区发展经济总公司,其使命是为基础薄弱的珠海市“在荒地上开发工业区”。而格力集团旗下的格力电器成立于1991年(前身为珠海市海利空调厂),当时只有一条简陋的、年产量2万台窗式空调的生产线。
格力电器的首任总经理是47岁的朱江洪。彼时,刚辞别幼子只身南下的董明珠还只是业务员,那年她37岁。1994年,董明珠以辉煌的销售业绩荣升经营部长。1995年,这家默默无闻的小厂一跃而成全国产销量第一的空调巨头。1996年,格力电器在在深交所上市。2001年4月,董明珠升任格力电器总经理,朱江洪转任董事长。
自1994年以来,格力集团利润的90%都由格力电器贡献。2003年,格力电器营收突破100亿,相当于珠海市工业产值的十分之一。
司马迁有言:“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儿子(格力电器)攻城略地,老子(格力集团)坐不住了,“父子之争”拉开序幕,家里永无宁日。
格力电器名声鹊起成为家电领域响当当的一线品牌,母公司自然不能浪费资源,逐将该品牌授权其它下属公司,主要是格力小家电。面向同一目标市场的姊妹公司,白白使用自己辛辛苦苦树立的品牌,更与其存在着竞争关系,格力电器的不满可想而知。
通俗地说,大儿子做买卖赚了钱,把利润孝敬老子,老子四处乱花也就算了,还让小儿子乱开铺子,倒了大儿子的牌子。
朱江洪(格力电器上一任董事长)和董明珠多次向集团提出收缩格力品牌的使用,却屡屡遭拒。
2003年10月,媒体称“格力进军厨具市场”、“格力电器多元化了”。
格力电器不干了,发明称:部分公司借用“格力电器”、“格力空调”的品牌形象宣传自己的产品,严重误导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格力电器构成侵权。
格力集团立即予以了回击:“格力”品牌归集团所有,格力小家电等下属企业均有权使用。
父子俩公然撕逼,剑拔弩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