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与优步合并之后 滴滴下一步该如何走?(3)
独角兽仍有对手
虽然成为后Uber时代的独角兽,但滴滴一刻也不敢放松,在中国风起云涌的专车市场,其仍然面临着诸多有形和无形的挑战。
最直接的竞争来自其他平台。滴滴、Uber停止了“烧钱大战”,专车市场上的其他玩家持续补贴,易到方面继续推出150%的充返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赠送乐视会员与硬件等产品;神州方面,继续充100送20的活动;首汽约车延续充100送50的优惠力度。
据腾讯科技,路透社所调查的11位经济学家认为,进入打车应用市场几乎没有多少壁垒,因此这将是一个充满永恒竞争的行业。
主要依靠合约司机和几秒钟就能下载完毕的免费打车应用,平台司机和用户的忠诚度通常也不会很高。全球经济集团(Global Economics Group)董事长大卫·埃文斯说:“如果你的好友不在上面,你可能不会尝试使用一个新的社交网站,但是你不会在意你的好友使用哪款打车应用。”
专车新政在地方落地的不确定性亦成为滴滴不确定的市场因素。7月28日,专车新政终于出台。根据规定,新政将于11月起实施,网约车合法地位获得明确,满足条件的私家车可按程序转为网约车。但对于车辆标准、经营范围和指导价格等都给予了地方充分的自主权。
8月28日,《齐鲁晚报》援引内部人士消息,经过一个月的调研,济南版网约车草案已制定,网约车数量和运价都将受管控。此前济南运管中心和济南市出租汽车协会向出租车公司下发了《深化出租汽车改革热点问题11问答》,文中表示:“网约车车辆档次应明显高于当地主流巡游出租汽车,为市民提供高品质差异化出行服务。”
兰州市城运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严格控制网约车的发展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制定网约车投放数量,在准入端对网约车实行合理管控。据了解,兰州市运营车辆饱和状态应该在1.5万辆左右,而目前兰州市出租车的保有量为1万辆,加上政府未来两年在出租车方面的投入,应该达到1.2万辆。照此计算,留给网约车的数量仅为3000辆左右。
除了需要继续稳固打车平台,滴滴也正借助其平台流量优势推进新业务的开发,试图建立一个完整的汽车生态版图。8月22日,滴滴出行确认旗下租车业务已于今年7月开始在上海测试运营,年内将推广到全国多个一二线城市。与传统租车不同,滴滴采取全程线上化租车服务,租车预订、支付及订单修改等环节均可以在线完成,工作人员免费送车上门。
此举被认为是切入了神州专车的后院——神州租车。对此,神州优车董事长陆正耀对媒体表示;“我们已经做好了开始打价格战的准备。但是打这个仗我们也不怕,第一就是我们的成本优势,另外我们的客户体验你是不能替代的。”另外陆正耀认为纯做租车平台的商业模式不成立。
从用滴滴打出租,再到用滴滴快车、专车、顺风车、租车……这个成立仅四年的互联网公司用巨额补贴“教育”了用户,滴滴作为中国出行市场的独角兽,在某种程度上也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出行的“必需品”。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网约车新政,巨头合并,戛然而止的补贴大战,滴滴突然进入了后独角兽时代。程维曾说过滴滴还只是搭建了出行生态的雏形,一切才刚刚开始,如何去填满“富有美好的想象空间”而不忘初心,人们都在盯着滴滴的下一步。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