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与优步合并之后 滴滴下一步该如何走?
滴滴在与优步合并之后,滴滴的价格就一直在涨,滴滴现在已经占据了网约车80%的市场,成为了市场上的独角兽。之后独角兽能否继续保持初心还是开始大肆敛财呢。
周六晚10点,北京朝阳大悦城结束了一天的喧嚣,繁华落幕。而商场外的马路上,忙碌继续上演:成群的私家车紧挨路边打开双闪,成群的人拨着电话在路口东张西望大声地喊叫着,希望在密密麻麻的车灯里寻找到自己通过手机订的专车。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打车软件已经成为人们出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滴滴出行——在完成对Uber中国的收购后,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绝对意义上的独角兽。
滴滴变革、发展的速度远超很多公司,CEO程维曾表示“可以说滴滴每三个月便是一家新的公司”。8月1日至今,在收购中国优步的一个月时间里,从整合到调价再到开展新业务,滴滴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试图加速完成从竞争者到守局人的角色转变。
优滴出现了吗?
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当晚,Uber中国召开全体员工会议,表示将在合并后30天内给员工发放合并完成现金奖励(Close Bonus),届时员工可以选择留下或者离开。宣布合并一星期后,程维给中国优步的员工发了一封名为“One Team,One Dream”的内部邮件,希望中国优步独立运营。在“七夕”情人节前夕,这封邮件可被视为“示好的情书”,但此后从外部很难看到更多合并的实质性举措。
早在收购宣布之初,就有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Uber把中国业务卖给滴滴后,将重新部署中国区的150名工程师,他们将被分配到新加坡、泰国、印尼等地区,继续地图开发等业务。近日有内部员工透露,滴滴已经成立了滴滴优步事业部,由滴滴和Uber中国双方各派两人,未来共同管理Uber中国的应用软件运营。
合并后的30天过渡即将结束,Uber中国员工将面临去留的选择,据此前一位管理层向界面透露,合并一宣布他就开始考虑找下家了,而与滴滴相关业务重合度很高的一些职位,Uber中国区员工也更倾向于另谋出路。
企业文化理念融合一向是企业并购中极具挑战的部分。此前,滴滴收购快的进展顺利,但Uber毕竟是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差异很大的跨国公司,合并是为了快速停止“烧钱大战”的市场策略,未来是否能发挥出1+1>2的真正价值,还有待考验。
快速止损 司机离场
相对内部整合而言,外部立刻注意到合并后的改变,就是滴滴针对乘客端的补贴减少、价格提高、对司机端的计价方式展开调整。
8月18日起,滴滴平台开始实行司机和乘客分开计价,取消之前对司机端收取的每单20%抽成,每单收取0.5元,外加1.77%管理费。滴滴方面表示,部分城市车主的收入还会随着司乘计价的分离而有所提高,大约可提高10%-18%。但车主们似乎并不在意,在谈到滴滴调整计价方式时,车主李先生面无表情地说:“滴滴会让我们赚钱?都一样的,背着抱着一般沉。”
8月3日,多名北京滴滴快车司机向界面新闻记者证实,滴滴取消了当天司机端的成单奖,而之后的几天里,成单奖回归:22单60元。现在,成单奖近一步降低,变成了22单40元。“以后应该会逐步取消奖励吧。平台司机那么多,你不干肯定有人愿意干。”李先生无奈地表示。
补贴下滑,订单减少,部分租车跑滴滴的车主、直营车主以及兼职车主有了逃离的打算。
滴滴司机王师傅之前在圆通快递做货车司机,觉得太累转行当滴滴司机开小车。不过仅三个月的时间,高额的租车费用让他打了退堂鼓:车辆日租每天200多元租金,一个月6000元。“平台还要抽成,算下来一个月有五六千的收入,但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9月份王师傅有了新计划,“和之前的公司联系好了,我还是回圆通开我的大货车了。”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