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万亿规模背后 4000亿药引子先行一步
债转股再获加持。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透露,银监会法规部正在制定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今年上半年差不多能出台。截至目前,债转股签署规模已达4300亿元,根据此前媒体报道,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期限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去年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发展直接融资,实施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积极稳妥去杠杆,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银监会早前已表示,今年将积极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
逾4000亿债转股先行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透露,现在市场化债转股签了协议的有4300多亿,落实的有400多亿,在推进过程中,相关的规章制度也同步需要改进和完善。并表示,债转股有助降杠杆,并且是以市场为导向,债转股不设具体目标。

王兆星表示,现在有三种方式实施债转股:一是把债权资产转让、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二是鼓励现有的银行充分利用已经有的、具有股权投资功能的子公司来实施债转股。三是批准符合条件的银行设立专门经营债转股的实施机构,现在已经有一批想设立的已经报到国务院,对新设立机构资本、业务范围等都会有相应的监管要求。
而根据天风证券研报分析,目前债转股落地项目中,多采用“建行模式”,即银行子公司和被转股企业作为降杠杆基金的GP,引入社会资本等外部资金作为基金的LP。基金获得转股公司的股权用以置换企业的高息债务,降低企业的杠杆。

证券时报援引业内预计,随着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出台,市场化债转股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债转股推进有望加速,地方AMC(资产管理公司)将迎来发展良机。
华泰证券研报判断,2017年债转股的规模预计将继续扩大,其原因是:1)政策仍将支持,本轮债转股的背景是去产能+降杠杆。目前债转股规模相对较小,在较为集中的钢铁煤炭行业仍然有部分大型企业尚未涉及。煤炭、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目前杠杆率仍比较高,有债转股的需求;2)实施机构增加。除了建行与工行外,其他三大行已经拟出资100亿级建立债转股子公司,而作为预期主力军的资产管理公司尚未发力,省级债转股方案也已经明确。综合来看,债转股实施机构的增加意味着将有更多标的企业被挖掘。3)市场有动力。银行通过债转股不仅能通过盘活企业资金流转来提高自身贷款回收的安全性,同时在市场化落地的前提下也能取得较高的收益。即使在上一轮的政府债转股中,也有部分债转股项目取得了三倍以上的回报率。
不过,亦有机构抱有不同观点。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目前债转股企业一方面是机构参与的增多,另一方面是大家争相抢地区龙头的结果。债转股高速落地的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随着资质的逐渐下沉,落地速度会放缓。
不仅如此,目前“去杠杆”的政策主要目标是降低企业的杠杆率,对于不良资产处理并没有进一步的要求,因此不良资产为代表的债转股案例增加还要等一段时间。
【关注微信公众号:石化宝(bweipan)手机也能炒白银原油,仅需8元即可参与,快来试试吧】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