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7 企业凭借捐赠发票可实现税收优惠
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7:企业凭借捐赠发票可实现税收优惠
2月24日,企业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记者了解到,在原第九条规定的允许企业捐赠进行税前扣除的基础上,增加了允许结转到以后三年扣除的条款。今后企业开展公益捐赠行为将享受到更大的税收优惠。

据财政部部长肖捷介绍,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草案将此条修改为: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需凭借捐赠发票实现税收优惠。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张天犁具体解释道:“企业对公益事业的捐赠必须借助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符合条件的公益组织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而企业所捐赠的物品值多少钱应该有市场估价,基金会等公益组织会出具发票,企业凭这个发票进行税前扣除。”
2016年底,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2015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数据显示,当年我国捐赠总额首次突破1100亿元大关,其中企业捐赠为783.85亿元,占捐赠总额的70.7%,为国内捐赠的主要力量。“此次修法将有利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企业捐赠和慈善的积极性,更多地调动相关方面的力量,更好地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对脱贫攻坚、中西部区域发展等事业都是非常有利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庞丽娟说。
“这种优惠在国际上属于领先水平。”张天犁告诉记者,这项政策实际上是对捐赠扣除优惠政策的扩大,修法后,无论是在允许扣除的12%的比例上,还是结转三年的扣除上,我国的相关优惠力度都大大超过国际上其他许多国家。因此,此次修法有利于进一步调动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此次修法的初衷是为了与慈善法有关规定做好衔接。去年3月,慈善法获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为了进一步鼓励企业慈善捐赠,慈善法第八十条针对企业大额捐赠税前扣除比例问题作出了新的规定,增加了“允许三年结转”条款。
“慈善法是于2016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为了实现两部法律和执行政策的无缝衔接,财政部明确,2016年9月1日后企业发生的捐赠支出都 可以享受三年结转优惠。”张天犁说。
《慈善法》主要涉税问题一览
慈善组织相关资质
《慈善法》对慈善组织的设立、登记和后续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授权财税部门制定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以及管理成本的标准。根据目前的规定,与慈善组织资质相关的税务问题主要包括:
· 慈善机构本身是否符合《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条件。相关条件和认定标准可参照财税[2014]13号文的规定;
· 慈善机构是否取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的资质,即企业和个人通过该组织的捐赠是否属于公益性捐赠性质从而可以在税前扣除。随着“简政放权”改革的深化,目前对税前扣除资格已取消审批,改由财政、税务、民政等部门结合社会组织登记注册、公益活动情况联合确认,并以公告形式发布名单。具体程序可参照财税[2015]141号文的规定。
公益性捐赠的所得税扣除
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和个人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一定比例内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我国现行的扣除比例分别为企业利润的12%,以及个人应纳税所得额的30%。超过限额部分不得扣除。此次《慈善法》的出台,明确规定企业超出扣除限额的部分可结转以后三年扣除,给予企业更多参与慈善的自主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发生一次性大额捐赠或在亏损年度进行捐赠而得不到扣除的问题。相信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会下发落实的规定,并对企业所得税申报表进行相应调整。 全景财经网微信号:石化宝
想获取财富的秘密,关注微信号公众号:石化宝(bweipan),回复“理财”获取财富秘籍
原标题: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7 企业凭借捐赠发票可实现税收优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