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和股份:近2亿巨额索赔下 “资金链”面临挑战

发布时间:2021-09-23 11:34:24
编辑: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字体:

虽然,聚和股份在2018年以后申请专利数量不多,但其业绩增长却惊人,2019年、2020年,聚和股份营收增速分别高达310.50%、179.94%,净利润增速则分别高达1318.92%、75.63%。快速增长之下,其营收规模从2018年的2.18亿元增至2020年的25.03亿元,化身“黑马”反超此前市场份额稳居前列的帝科股份、苏州晶银,成为国内银浆销售数量居于首位的龙头公司。

对于上述情况,《红周刊》记者早在此前发布的《聚和股份近九成专利来自外购,不做推广市场份额竟反超行业头部公司惹人生疑》一文中就曾质疑,聚和股份是如何做到在短期内实现市场份额反超同行业头部公司的?

目前,聚和股份累计授权专利数量虽然高达152项,但其中近九成专利是依靠外购得来,而非自主研发。且从时间线来看,2020年12月,其以800万美元价格向三星SDI、无锡三星购买与光伏银浆生产相关的设备及境内外专利等无形资产,截至2021年5月31 日,其才完成变更登记手续。

那么,2019年、2020年,聚和股份究竟依靠怎样的专利技术造就了“黑马”神话?凭借此前的专利能否支撑得起几十亿元的营收?倘若其业绩突增真是建立在侵犯了其它公司专利权的基础之上,那么后续恐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近2亿巨额索赔下

“资金链”面临挑战

从上述诉讼相关公告来看,江苏索特还请求判令聚和股份赔偿其上述两起诉讼案件的经济损失合计1.98亿元(每起案件9900万元),这对于聚和股份来讲,可谓是一笔巨款,因为,截至2020年12月末,其货币资金仅余2998.74万元,不足对方索赔款项的两成。

目前,聚和股份亟待资金输血,这也是其本次拟科创板上市的主要目的之一。据招股书显示,其本次IPO拟募集资金10.27亿元,其中用于补充流动资金7亿元,占募资总额比重为68.17%,其对资金的渴求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红周刊》记者在此前刊发的《聚和股份“造血”不足,资金链堪忧,营收及销售费用真实性存疑》一文中曾表示,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54亿元、-2.07亿元、-8.15亿元,均为负数,自身“造血”能力差,并从其结算模式、经营模式等多方面论证了其资金链堪忧的情况。

因此,聚和股份若后续败诉,一旦需要按照对方最大索赔额支付近2亿元的赔偿款,届时其是否有能力支付还是个问题,即便能筹集到足额赔偿资金,其资金链恐怕也将面临巨大挑战,势必会对其后续经营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IPO进程恐受影响

目前,聚和股份正处于科创板IPO审核进程中,已经过首轮问询,但突如其来的诉讼案件,给其IPO进程增添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对此,《红周刊》记者采访了从事多年IPO公司辅导工作的专业人士雷勋华,其表示,“该诉讼案件属于典型的拟上市公司在IPO上市过程中存在知识产权纠纷,原告已上诉,法院也已立案,但尚未作出一审判决。作为一家拟科创板上市的公司,知识产权就尤为重要,核心知识产权不能存在任何纠纷,应该待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或终审判决后再继续推进IPO上市工作。该知识产权纠纷应该构成被告IPO实质性障碍,严重影响被告IPO在上交所的核准进度和证监会的注册进度。”

上海某事务所合伙人王智斌律师则向记者表示,“诉讼案是否会对IPO造成影响,关键在于发行审核机构如何判断诉讼结果对公司稳健运营造成的影响。这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诉讼金额、涉案专利产品是否是公司主营产品等等。”而据上文来看,不论是诉讼金额方面,还是涉案专利产品方面,对聚和股份似乎都影响不小,一旦败诉,公司运营的稳健性恐将受到巨大挑战。

此外,由于该诉讼案件尚处于受理阶段,后续将进入一审阶段,王智斌律师告诉记者,“一审案件的审理期限为6个月,但法院可以根据司法鉴定等案情需要延长审理期限。二审的正常审限是三个月,但二审是由一审法院移交卷宗后才立案,而一、二审移交环节期限没有法律规定。”由此来看,此类诉讼纠纷案件恐是一场持久战,聚和股份诉讼的时间成本可能也会拖累其IPO审核的进度。

   原标题:聚和股份:近2亿巨额索赔下 “资金链”面临挑战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最近更新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1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62 66 29@qq.com